第34章 世家的逼迫 (第1/2页)

卖凉粉生意行不行不说,不过它救活了卖木桶的生意。买凉粉的经常把桶也带走的,导致得不停去买木桶。

这个还好说。那从挑夫那买整桶凉粉的人,最缺德了。把桶也买走。这扁担就没法用了。只剩一个桶了。

这一大桶凉粉是提着难受,抱着走更难受。把挑夫给急得抓耳挠腮,只能把扁担勾在腰绳上,抱着木桶只能一步一步挪。

这一走起来,挑夫的怀里咣当咣当响,后边被拖拽的扁担哗唥哗唥响。一帮人跟着还看热闹。再后来成了故意买走一桶凉粉。然后看挑夫跟那表演。

这帮人!太会玩了!这到底是买凉粉还是找乐子?

日子就这么愉快简单!

小花的窝扩建了好多次了,藏钱的手法一点都不怎么样,猪圈里都隆起来了,一看就有问题嘛。反正有人看着,姬云也懒得理会。倒是除了磨粉的工作以外,其它工作全部去屋子里进行。

村外已经有陌生人走动了。看来已经有人惦记上了。

等着吧!看是抢?是买?是合作?

那姬云干嘛呢?带着王云儿玩小石磨,研究研究米皮与面皮的事情。

本来也可以洗面筋的,但是太费粮食了。黄瓜倒是有,这里叫胡瓜或者绿瓜。不过产量少,价钱也高。

黄瓜是汉代的大吃货张骞带回来的,本来起名叫胡瓜,但是到了十六国时期,后赵这,皇帝石勒因为是羯族人。最讨厌别人叫他们胡人,哪怕胡这个字都不喜欢。结果胡瓜成了绿瓜,然后汉人樊坦给绿瓜起名叫:黄瓜

不过没关系!羊毛出在羊身上。整点泡菜混搭也不错。酸脆爽口。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这卖凉粉。那就是卖水。拿水忽悠人。但是它的独一无二让长安人别无选择。

村外的生人变多了。但是也只能打探到那个石磨那。就没了。其它工序在屋里进行。看不见。也不敢闯进去。村里的府兵可是虎视眈眈盯着呢。

直到6月末。一姓王的商人带着人来直接拜访姬云。看来他们还是打探出有用的消息了。知道方子是姬云的。

开价20贯钱说是要买凉粉的秘方。

20贯钱买秘方?打发叫花子呢?明抢这不是?

王姓商人高傲的告诉姬云“给你20贯是看得起你。别不识抬举。我可是王家的人。是太原王家。给我听清楚!”

看着这挺着肚子犹如高傲的大公鸡一样的胖子。姬云心说坏了。本以为会来小商人先探探路。这直接中了一王炸!

“咱这么这着!王先生?王掌柜。你先听我说。如何?”姬云不得不小心点应对。

“行呀!你说。我看你能说出来个什么花来?”王掌柜挺着肚子背着手。戏谑得看着姬云。一副吃定你的模样。

姬云忍着气。陪着笑给出了说法:“长安城乃是天下第一城,口众达百万之巨。小小凉粉那是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都吃得的。这长安城108坊市,只小小的王家村村民去卖凉粉是铺不开的。不如合作如何?”

何奈这王掌柜吃定姬云是山野草民,只要方子。想独吞。

姬云只好退一步。表示方子可以卖。作价200贯钱。但是要求你们卖你们的。我们卖我们的。互不妨碍。

王掌柜嘿嘿一笑:“这位姬公子。想必你还没搞清楚情况。你也说了。长安城百万人。我买了方子自己做不行吗?何必出来个同行?还要200贯钱?给你20贯是看你读书人的面子。要不然的话。哏!”

姬云只能小心陪着不是。王家的人惹不起。

“那是这样的王掌柜的,我要这200贯其实也不贵的。你想想看,不光这长安城,整个大唐得多大。你买走了秘方。我保证只告诉你一家为止。这样的话你可以转手卖给其他人。如此一来你等于白得秘方,还能用秘方拉拢人。你看如何?”

王掌柜不同意。还200贯?那王家的脸面要不要了?最多给50贯钱。其它的话休提。

给逼到这份儿上。姬云也是无奈。他自己一人的话,怎么都好办,大不了远走高飞,凭自己的本事衣食无忧过一辈子没问题。

可是看着王家村的那些人,那么朴实,那么善良。看那骨瘦如柴却肚大如鼓的孩子们,还有那头发胡子花白的长老们一心一意对村子的付出,还有人上山使用绳套陷阱抓到大型猎物,与野兽肉搏,以命相搏,就是为了给他姬云吃口好的换换口味。这些人,姬云已经割舍不掉了。

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