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2/4页)

新的“蛮族”入侵者、各地豪门巨室、大内宦官、后妃外戚甚至朝中朋党等一切有可能危及帝王集权专制的因素,一律都小心翼翼地予以防范,但惟一不能避免的是皇帝会逐渐变老。乾隆65 岁时璧宠一名25 岁的漂亮的满族侍卫,即和坤,而此公不久得到了皇帝的宠信,很快从一名五品侍卫升任大学士,贪赃弄权达20 余年之久。他在朝廷的户部、吏部都有亲信,和坤本人则一度身兼20 个官职。和坤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由贪官污吏组成的小集团,在朝中颇有势力。和坤倒台时,抄家官员报告中说他的财产竟达巧亿美元之多。

有和坤带头,我们不难理解武官们是如何搜括民财的了。八旗部队装备越来越差,训练则越来越少,士气也越来越低落。靠炯吃饭的将士们都忍受着物价上涨的压力,一贫如洗的旗人们禄米不够吃,不得不从艺、经商、干脆挺而走险或小偷小摸来维持生计。最后,在清朝承平100 多年以后爆发的农民起义中,满洲军队的腐败无能完全暴露无遗。

白莲教起义

1796 年至1505 年在汉水、三峡一带的鄂、川、陕边境爆发了白莲教起义。起义者多为逃亡农民,他们原本开荒自食,但由于政府管理不力,这些人不堪忍受税吏的催逼,遂仿照元末明初的“白莲会”揭竿起义。他们宣传说弥勒佛即将出世渡人,标榜要反清复明,并许诺将世人渡出苦海。这次起义的矛头对准了满清统治者,但造反者并未发展出一套系统的理论或建立政权制定年号,初期大多为散兵游勇的游击作战,与清兵争夺山寨及人马粮食,最后被和坤部下的清兵镇压广F 去。叛乱与平叛双方在交战时都给当地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这次平叛与前代有很多共同之处。首先需要整顿八旗军队的纪律,整伤士气。嘉庆帝于1799 年掌权后起用了一批强有力的满族将军,旗军渐有起色:另外,清政府还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战术,并且在各地组织团练对付起义军队。由于起义对生产造成很大的破坏,一些剩余劳力纷纷加入团练谋食。政府在围剿之外,还采取了招安政策,通过大赦和封官、悬赏的许诺分化义军的力量。这样清军多管齐下,最终产生了效果,yJ上一节败退的八旗军队得以苟延残喘。不过满洲军队百战百胜的神话也就此打破。〕 清廷之所以能够最终平叛,实际上靠的是地方上的30 万团练武装力量二而平叛以后如何处理这些武装却也成了清政府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

人口的增长

18 世纪时中国享受着史无前例的承平和繁荣,人日空前增长,但是人日的增长最终却破坏了这种承平和繁荣的局面。官方的人口统计表明,1741 年全国人口为1 。 42 亿,到了1851 年则增至4 。 32 亿。这样的增长速度放在一个不断有移民加人、逐步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倒还可以理解,但像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型前现代社会就着实让人感到惊奇了。

不过.照清朝计算人口的方法来看,这个人门数字并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1741 年,清政府靠保长或甲长申报的村民情况来统计全国人口。保长除了让每家每户在门牌挂出标明家庭人口情况的号牌以外,还要负责处理地方上的偷盗、赌博、铸私钱、贩私盐种种不法行为以及注意外来人员的动向等事务。此外,这个统计中涉及的出生、死亡、妇儿、移民及少数民族人口既不一致,也难以可信。总之,前现代时期的中国并不具备今天意义上的人口统计。相反,每年的汇报人日成了走过场的例行公事。有些省份汇报的人口逐年按0 。 3 %或0 。 5 %的比率增长,连乾隆都认为:“每年增衍人口竟皆相同,可笑之极。 ”

清代这种带有诗意的人口数字表明中国人口的增长并不那么突然,早期人口可能多于统计的数字,而晚期则叮能过多地统计了人口几如明代人日总数不超过6000万,竟与约1500年前汉代的人日差不多。我们不妨认为明代人口至1600年已增至1 。 5 亿,清初人口亦与之大致相仿。清政府在18 世纪初开始实行“摊丁入苗”政策,从此赋税均按1711 年的人口来征收,这可能导致了虚报人口现象的发生。先前的地方官们为了减轻赋税负担而隐瞒人口,现在为了取悦皇帝、渲染政绩又纷纷增报人口 。朝廷要求地方详细统计人口,于是人日越统计越多。到了1800 年,中国人口可能为3 亿左右,而非当时奏报皇上的3 。 5 亿。

即使如此,这在一个并未进入工业化社会的农业国家里也是一个惊人的增长数字。史学家们将之归结为国内承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