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科举! (第1/2页)
一场迟来新的变革就在大秦全境缓慢展开,之所以是变革而不是改革,因为没有旧的统治秩序可以改,一切都是前无古人的施政方式,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是尝试,自然谈不上改,只能变,也没有所谓阻力。
就像是要趟过浑水河,不知水面下哪里是平坦的河底,哪里是深坑泥水潭,一切只能在摸索中慢慢试,就是离石也不知道跨越式的儒学,还是不是印象中的儒家,毕竟儒家少了积累和霸气后,会不会就此断绝。
因为在北方有能力反抗大秦统治的势力太渺小了,最具有实力的内务府和内阁最先做出反应,内务府没有治理内政的权力,可他利用自己的财力率先拿自己开刀。
只是内务府自己的变革对外不公开也不报道,只是将内务府又细分了几个小部门,就像变革成了另一个小型内阁,有点像明朝的十二监,每个小部门也实行任期制和竞聘上岗。
把离石名下的工厂再分门别类进行细细划分,开始向精细化管理模式衍化,每个工厂的负责人都可以直接秘密上书离石,让离石更精确的了解内务府工作流程,将权力细化然后再集中。
可内阁的变革就不一样了,内阁不仅要秋后算账,追查引起工人罢工的责任者,把追查流程和追查结果,通过报纸向罢工工人讲清处理结果。
还要给督察御史和报纸撰稿学者、文人一个满意、合理的解释和交待。
离石当初设计的简化版“三权分立”,相互监督,这种管理方式才运行两年,就已经衍生出能代表各自权力、利益的群体,虽然还是力量弱小。
重要的权力不能完全集中,又不能随意分散造成分裂,有了成长环境,让代表立法的督察御史、代表执法的民政部、代表司法的大理寺,三个部门快速成长。
现在都在想方设法壮大自己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希望在第一届首相届满卸任后,自己的学派能获得执政的权柄,把自己学派推向全天下。
由各个部门协商,最后出台一个为未来官员选拔任用的统一体制,划时代的“科举制”就此提前出现了。
“科举制”就是教育部和内阁商量,再与内务府协商妥协后的产物,这里面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务府掺和,内务府代表着军方和离石的利益,才让“科举”制得实现。
内务府利用他掌握的商品销售渠道,将“科举制”的信息传遍天下,还利用海军、陆军把“科举”的信息传给蛮夷之地。
让“科举”短时间内名扬天下,通过科举制培养出职业官员体系,让官员更加专业的为大秦帝国和黎民百姓谋福利,初衷是美好的,官僚体系又复生了。
参加科举把空闲下来的读书人都归拢起来,把他们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学习知识上来,免得再让他们去掺和到工运中去,为被统治者摇旗呐喊,启发工运的走向向内阁、官府施压,改变治理国策。
首先,就是将官府设置的各类官吏培训班扩大到新建的城镇,在村以上基层管理机构设置小学,在郡县设置中学。
其次,在以后各类知识积累起来后,再设置高中,等知识储备足够多,衍生出化学后再设置大学。
让读书人的聪明脑子都放在读书和高考上来,现在学识积累的根本不够高深,就是教学传播知识,那也不够教学用的,只能去海外搜寻一些知识充实,才能够学堂里教学用的。
再次,小学三年,中学三年,夏冬两季还要给学子放假,让他们回家去帮忙干活养家。
这样设置也是无奈之举,一个大字不识的成年人,在新兵营训练6个月就可以学会500个字,读书人的起点要比大字不识的新兵起点高的多。
现在还要从娃娃开始教学,认识二千个字也就是一两年时间,教学的文章典册还是一个大问题,北方汉人留存下来的书籍本就不多,大部分都是大秦建立之后重新挖掘整理出来的古书。
这些书里的内容与大秦目前发展状况格格不入,南朝的书籍更是有人为篡改的痕迹,大秦挖掘整理出的古书,最多的竟然是《孟子》的书,而不是孔子的书,孔子的书都是南朝搜集来的诗书,还有就是繁复的等级礼仪。
这就让大秦很尴尬,大秦没有适合他思想统治的学说,可要不事先把大一统的思想贯彻下来,说不定庞大帝国就有分崩离析的危险。
内阁只能在小孩子圈里建学堂,重新从小为大秦培养接班人,把孔子、孟子的学说灌输到孩子脑子里,等五、六年后,大秦也许有足够的知识教授学生。
那时挖掘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