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页)

眼看着学校的气氛令人窒息,教学秩序形势严峻,少数人的倒行逆施甚嚣尘上,正义之音无处声张。甚至连老师们也不敢与我公开接近,妻子每天念念叨叨。我心里憋着一股闷气,更为学校的现状揪心。

有一天,一位党委领导到学校来找我,说:“老金,这段时间学校很乱,是吗?”

真正说起来,学校还没有到很乱的程度。据我的观察,绝大多数老师的工作并无松懈的迹象,只是在办公室里显得有点孤言少语,谨小慎微,不象以前那么嘻嘻哈哈,开朗轻松。

领导告诉我,a领导在场部说,中学现在是一蹋糊涂,看金成这个校长怎么当下去。

a领导此言,如果能象以前那样当面指点该多好,哪怕是严厉批评,我也心悦诚服。可是他这时候说这种话我就很自然地想到,这也许是他另一种心态的流露。其实,学校并非乱得不可收拾,肯定是有人给a领导提供了不实的情况,才使a领导得出“一塌糊涂”的结论。

有好心人对我说,这段时间常有人到场部反映情况,说学校现在问题成堆……。这时我才明白,难怪这段时间只要校园里出现一点情况,哪怕只是一点点小问题,场部领导也会在第一时间就知道。而领导知道的又不是事实,而是被人家歪曲夸大了的个别现象。如有一次一个学生丢了几斤饭票,马上就有人大喊大叫:“哎呀!南山中学真是没救了,今天几个学生的饭菜票又被人偷了!”如果偶尔有两个学生吵了几句嘴,不等过夜,场部领导就知道中学又有学生“打架闹事”……。

我听到此,想到此,不由警觉起来。这段时间,曾听老师反映,校内有人本职工作不做,却常在各办公室和各班教室窜来窜去,旁敲侧击地说一些既无助于教学又无助于团结的话。我想,莫非有人正在不择手段地想把学校搅乱,然后再嫁祸于我,再次激起领导对我的反感,以酬其居心?

校内少数人的胡作非为并不可怕,我最担心的是a领导不明真象而又任性,甚至还在等着看我的笑话,抓我的辫子。我清醒地认识到,“里应外合,上下夹攻”仍是我目前面临的险境。我越想越感到一种危险。假如有一天学校真的出了什么娄子,或者学期结束时统考成绩落后,教学质量下降……挨着任何一条都可以扣上个“工作不负责任”或“不能胜任工作”的帽子,名正言顺地撤销职务,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到那时,我纵有满腹冤屈也只能有口难言,有理难辩,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理智和责任告诉我:不能坐以待毙!必须重新振作起来,紧急动员师生,采取一切措施,把教学工作搞上去,把教学质量抓上去!颓靡、退却、泄气,只能是顺了他人,废了自己,害了学生——我不能做这等孬种!

在争取大多数教师的支持下,我首先对原有的规章制度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使其更严格,更易操作,更具实效。为遏制少数人的负面影响,修改后的各项制度特别强调针对性。我挺起腰杆,在教职工大会上理直气壮地说:“请老师们理解,今后不管谁违犯了,一视同仁,决无例外。也请老师们以同样的要求监督我!”接着,我利用晚上的时间,挨家挨户找老师谈心。我推心置腹地向他们陈说了我的苦衷,通报我的想法和打算;进一步分析本学期的教学形势,阐述教学质量只能上不能下的不可动摇性;拜托他们顾全大局,努力教学,争取本学期的工作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大好结局。老师们都表示了对我的充分信任和理解。有的老师还动情地说:“我们早就憋着一肚子气。没说的,跟你卖命!你只管把自己的事情料理好,教学工作尽管放心。”

在学生工作方面,我把重点放在初三。因为初三在校时间已不长,升学考试在即。而初三的统考成绩又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志,人人关注,社会影响大。因此,我要争取打响初三升学考试这一炮。我还是老习惯,喜欢在学生身上做文章。我首先要求各班把前二十名和后十名的学生名单及他们的各科成绩和表现特点制成表格交给我,要求越详细越准确越好。我想,重点抓好了这两头,就能带动全面。每次复习考试或摸拟考试之后,我都要亲自关注各班成绩变化情况,特别这两类学生的变化情况更在我的掌握之中。对一些起伏较大或表现反常的学生,我都要过问,亲自找他们谈心疏导。

当然,最了解学生的还是老师。为了发挥老师的这一优势,我在每次重点考试之后或其他时间多次分别组织这两类学生开坐谈会。请各班班主任和全体科任教师逐人逐科分析每个学生的优势和薄弱环节,指点他们的学习方法,启示他们扬长避短的措施和努力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