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林初弦心如死灰 (第1/2页)

林娇娇就这么在林初弦这里住了下来。

每天早上,林娇娇都会被林初弦的木鱼声吵醒,再也睡不了懒觉。

每天六点准时开始,一直持续到八点才结束。

“笃笃笃笃笃……”

如是一个星期后,林娇娇受不了了。林初弦早也敲,晚也敲。晚的时候不是很晚,也就是下午四点到六点,但是早上真的太离谱了。

她要睡觉!布丁也要睡觉!每天早上都这样,布丁的毛都掉多了几根!

但是林初弦说这是早课不能停。他因为林娇娇都把早课时间推迟了,本来应该五点开始的。

林娇娇被林初弦怼得哑口无言,只能哭着去找颜夏。

这屋里的隔音真的太差了!

颜夏帮她搜了下怎么隔音,搜出来的答案全是需要重新搞一下装修。但是这是租的房子怎么可能行?

所以颜夏去帮她解决了林初弦,直接从源头解决问题。

林初弦还在努力挣扎,“夏夏,你想想,我要修行……”

颜夏说,“你这是修行还是扰民啊?萧大师都跟我说了,他根本没让你天天拿着个木鱼敲来敲去。”

林初弦说,“我这不是找不到路吗?我得模仿和尚平日的生活找一下感觉。”

颜夏没好气地说,“找个鬼。每天早上六点起来敲木鱼念经,也就是这栋楼只是套间内隔音差点,否则你信不信邻居都要打爆你的头?这种环境你还敢收娇娇一个月5000?”

本来颜夏就不赞同,也不肯帮他跟林娇娇说,她都在给林娇娇另外找房子住了,但是林初弦自己说服了林娇娇。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跟林娇娇说的,可是会对租客日常生活造成困扰的二房东,就该送去凌迟。

林初弦觉得颜夏搞不好真要打爆他的头,只能无奈地答应了。

但是边敲木鱼边念经都找不到头绪,更别说就这么读了。他读读读,读不出师父要的“懂”啊。

为此,他连其他译本都看了,虽然想法更多,可是完全得不到任何的“悟”。

《金刚经》并不算一部多长的佛经。自鸠摩罗什开始,一直到唐朝,陆续出现六个译本。

他把六个版本都看了一遍。都说玄奘的版本最准确,但是林初弦看了以后却抱以怀疑的态度。

《金刚经》本来就是从梵语转译过来。都说玄奘取得真经归来,所以他最准确。拜托了,说得好像前面的几个译本都不是翻译过来,而是鸠摩罗什自己编的,其他人看着鸠摩罗什译本又编了一下一样。

鸠摩罗什的译本并不是完美的,虽然文字最好,但是他有时会脱落一两句话。但是整体来说,和除了玄奘以外的四个译本是差不多的。唯独玄奘,许多人都夸赞他文句最准确,因为他取得了真经,但这里有多少人是根本没看过原文,只是听过玄奘的名字就开始这么大谈特谈的呢?

玄奘的译本,比其他译本,多出了超出三分之一的内容。

先前说了,金刚经并不长,只是几千字而已,而玄奘的译本比其他人多了两三千字,这两三千字可不是译文啰嗦导致的,而是他出现了大量其他译本不存在的内容。

但是玄奘并不是最后一个去天竺求取真经的人。在他取经归来后大概半个世纪,唐代高僧义净因为仰慕法显和玄奘的事迹,也去天竺求取真经。而他翻译的《金刚经》版本,根本没有玄奘译本多出来的那些内容。

所以,玄奘的译本真的准确吗?

经典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跟版本不同有关。华国是翻译,理论上不能增删内容,但是在原产地天竺就不一样了。它很可能在时间变迁下出现内容变更,不同教派的传承也不太一样。

但从玄奘以外的译本大体面目相似来看,《金刚经》本身变化似乎不大。从这个角度来看,鸠摩罗什译本是最早的,跟后世的译本隔了至少百年,他的少量语句脱落,很可能是版本不同所致,不能证明鸠摩罗什自行删改了。

反倒是玄奘……他多出的内容实在太多,往好里想,他在天竺是在一个小教派里学习,所以得到的版本是这个教派的本派版本,所以跟其他译本不一样。又或者他是把那个教派对《金刚经》的注释都给翻译出来了。

假如是往坏里想……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翻译要信、达、雅。这个坏的可能,都把玄奘人品拉低到和他一个水平了。他可是连门都没入呢,这不好。

反正,林初弦以自己的专业素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