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和亲就是玩笑 (第1/2页)

朝会结束后,李世民召见姬云

地点:立政殿

这是姬云第一次来这个地方,大唐真正商定政务的地方

殿内你奏我对

殿外杀吼不竭

等李世民与重臣商议完一些紧要的政务后,才抬头对姬云说:“姬爱卿,这里如何?”

看着李世民年前桌案上数摞能把人埋起来的奏本,姬云摇摇头不语

“唉!”好吧,你不说,我说总行了吧。李世民知道姬云反对和亲。肚子里有气,尽量用和蔼的语气说:“姬爱卿,大唐积弱已久,草原对我大唐虎视眈眈,袭扰不断。你很好,你已经让他们乱了”

姬云认为自己的努力白费了“有什么用?”

李道立知道草原的羊毛,茶叶,陶器都在姬云的掌控中,李世民的食盐也得经姬云的手才能出现在草原上。他清楚姬云在草原的话语权

“姬县侯,吾乃高平王。草原虽乱,但是让他们有个统一的矛头,那势必是危险的。与西突厥和亲,安抚他们,我们才有足够的时间逐个击破”

中国封建王朝中,除了大明死都不肯和亲之外,其它政权都当和亲是一种很正常的外交手段。姬云并没有因李道立谈结盟而附加和亲条款而对其有怨言。相反,以王爵之尊,亲身去敌对势力为久经战乱的大唐争取喘息时间。他值得尊敬

“王爷好!您的话很对”

李道立这是第二次见姬云。不过这次有些愕然,素闻姬云脾气古怪,恃才傲物,谁都不鸟。朝堂上第一次见其人,他说话,整个朝堂无一人敢打断。如此傲气的人,这次怎么这么客气了?

一句直接把李道立整不会了“那你前些天那么大气性?”

“王爷做得并没有错”

姬云说完,李世民知道,针对的是自己“和亲有什么错?”

“和亲是出公主对吧?”

“是呀”

“和亲好处挺多的,结盟,要土地,同化,吞并等等。都可以用和亲实现对吧?”

李世民想想话对,但是又感觉哪里不对“额!可以这样说”

“也就是中小部落和国家,和亲几次并入过来,这是正常的吧?”

“那就不用打仗了,对吧?”

李世民已经感觉不对味儿了,没接话。但是李道立可没这觉悟“对呀,将士们不用拼杀流血,挺好的嘛”

“哦,打个比方昂,陛下养一窝独一无二的猪王。每次公主和亲就陪嫁一头绝无仅有的猪仔,陛下知道日不落下的小国,部落有多少吗?需要多少猪仔吗?”

姬云把绝无仅有四个字咬的很紧。可李世民听出来了,骂人呢

公主是皇室血脉,日不落下一次陪嫁一头猪,生到死,猪都不够用。猪都不够用,和亲的公主更不够用

姬云没明着骂街,很给李世民面子了,要是在朝堂上,那才叫下不来台

“你就说你反对和亲不就完了?”

“我不”

姬云耍脾气。李道立这下傻了,也明白了,姬云是专门给皇帝找气玩的,合着眼高于顶是怼皇帝?可这皇帝还挺配合。这是什么组合?

李世民干脆实话实说“和亲,又不是真公主去,你激动个什么劲?”

和亲公主,首先应该是皇帝的女儿,是真正的公主。然而,在古代和亲历史中,真正以公主和亲者,却寥寥无几。以宗室女,皇帝的外孙女、外甥女,名之为公主者有之;以他人之女,名之为公主,如交河公主、崇徽公主等有之;甚至以他人之妻,名之为公主,如唐固安公主,后交河公主等;甚至,以后宫女嫁出,如王昭君

真正以中原的公主和亲者(“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中的地方政权除外),历史有明确记载者,仅有唐朝末年的三位公主:唐肃宗李亨之女——宁国公主、唐德宗李适之女——咸安公主、唐宪宗李纯之女——太和公主,以及元世祖忽必烈之女忽都鲁揭里迷失

“那些女子就不是娘生爹养的了?”姬云打骨子里反感和亲“要是牺牲一名女子一生的幸福去给国家谋求暂时的和平,那我还不如去死”

“你怎么知道她们不幸福?就算平民女子,荣升公主,嫁过去,锦衣玉食,有何不可?”

“怎么可能幸福?”

和亲正式作为外交手段,是汉朝。李世民很清楚“昭君出塞,王昭君远嫁匈奴,与呼韩邪单于非常恩爱,还被封为宁胡阏氏,她与呼韩邪单于生的儿子伊屠智牙师还被封为右日逐王。你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