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堵死后路 (第1/2页)

汉隋唐时期,茶文化越加象征着高雅。但是这种中国独有的饮品,很奇怪的一点就是历代没有任何世家掌握这个行业

反而因为茶的流通与利润挂靠在历代朝廷的管控制下,茶又是游牧民族的必需品,后来经过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等经济纽带的带动,使得茶被各个地区商人掌握着,按照产地区域形成抱团模式的茶行

茶商眼里茶就是商品而已,现在可不敢这么说“多谢太子殿下解惑”

李承乾用正常的方法,从茶砖上敲下一块,捣碎,开始煮,扔调料,然后喝了一口差点吐了“这味道太冲了”

喝过姬云的炒茶,那加葱姜蒜花椒八角等调料的煮茶就完全没有可比性了

姬云端着清茶慢慢品“你看看,我就打死不喝这药水”

“那孤也没有云哥儿你那茶,这可怎么办?”

想要?买去

“我准备将炒茶大量制作,它可直接取代现在市面上所有的茶”

完了!茶商们一听,完犊子了!姬云真是来下死亡通牒的

货比不过,势力也没法比。姬云被困在长安。但同样的,没人能在长安处理掉姬云。

茶商毕竟只是商人,姬云要他们的命,反抗不了,那就求“侯爷饶命,给我等一条活路吧”

“求求侯爷开恩吧”

“求太子殿下,放一条生路吧”

这帮人都跪了,姬云不为所动

李承乾没理会面前的那些茶商,问姬云“这天南海北这么多产茶的地方,云哥儿怎么会撅了他们的生路?说笑了吧!”

“他们是一堆瞎子,真正的好茶山,茶树都在哥的手里了。他们就是有好茶山,做不出好茶叶,没人会买的。你觉得哥出面,会只盯着一县一州之地?”

“就像盐那样?”

李承乾一说盐,茶商们明白了,没有商量的余地。姬云交给李世民的雪盐完全霸占着大唐的盐业。谁挡路直接弄死

“侯,侯爷,您行行好,给指条活路吧?我等一定照办”

“是是是,求侯爷了”

……茶商们再次请求,姬云又一次提醒

“你们想清楚了,跟着本侯,就没有退路,永远没有。同样的,跟着本侯,你们世世代代都能依靠茶活下去”

话都这份上了,茶商们用生家性命起誓绝不反悔

“茶是道。懂吗?把本侯的茶摆出来”姬云吩咐了一声,又对跪着的茶商们说“既然如此,你们起来,自己用水冲泡本侯的茶,喝喝看”

茶商们等姬云的人摆好一堆罐子,由店小二示范过怎么泡炒茶后,各自学着泡茶尝尝

姬云的泡茶方式就很简单了,白开水冲泡完事儿

这叫什么道?牛嚼牡丹好吧?一点仪式感都没有。茶商们不敢说出来,但是多种炒茶的味道,已经让他们知道,这种茶一旦大量流入市场,他们只有关门的下场

“三日后,来本侯家里”姬云留下话,带着李承乾走了

要独自吞掉茶叶生意,那最快的方法就是直接吞掉现有的茶商们

姬云出炒茶的技术,让他们慢慢改良,只要最好的茶叶产地资源在手里,商人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这以前不知道顶级茶叶的位置,又没有更好的加工方法,所以没人下手。想吞并茶商,那是很难的,也无法保证他们不会叛变

再说了,茶好不好?看你怎么说,就像8848,交响乐一样,宣传,忽悠,不明所以,上流社会玩,搞不懂才是卖点

姬云这么做,其实是李纲教给姬云的,越往上爬,死的越快?通常是这样的没错。

但是姬云不往上爬才死得快,掌握重要且让大唐无法割舍的把柄,才是保命的法宝

大唐就算没有火器,只要休养生息,足够消灭任何看不顺眼的敌人。也就是说火器不是必须的

但是大唐打下更多的土地,要治理那里,还依然需要当地人。尤其是战斗力强悍的草原人。臣服于大唐的任何草原民族和部落,大唐需要尊重其生活习惯与信仰问题。那么掌握着与那些人的生意往来,就是一条绝佳的保命方法

而且,涉及的部落越多越好

那么,茶就是很好的把柄,而且它的特殊功效是大唐必定要享用和掌控的

不过让茶商们死心踏地跟着,还需要李世民再加把火

三日后茶商代表们拉着一堆礼物拜访姬云

御史都盯着呢!你这不是摆明着收贿赂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