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喇叭的形状为啥是这形状? (第1/2页)

善于纳谏的名声,历史上很多君王都拥有,但是,要说谁最善于纳谏,前三名中,必定会有大名鼎鼎的李世民之名

大唐的军事制度是府兵制,这制度是从北魏、北周、大隋一路承袭下来的,在朝中掌权的是被称为关陇集团的军事贵族,他们是实打实的贵族,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兵有兵。

李世民家祖上,就是关陇集团的八柱国之一。

还有,李世民家的前任,大隋的老杨家,也是出自关陇集团。

既然是军事贵族,这些贵族之间,只能是联盟关系,表面上,老李家是天子,没错,该给你的面子都给你,但是,实际上,并不听你的。大家只是合作关系!

老李要实行一个什么政策,也得要跟这些个军事贵族商量,大家都同意了,都得到了相应的利益,才能推行开来。

这种情况其实是从汉武帝之后,一直到唐朝灭亡,都一直存在,只是在历史上,有不同的叫法。

在汉武帝后期,一直到到东汉,这股贵族势力,被称为豪族,又叫地方豪强。

两晋时期,被称为士族,他们不仅掌握着军事、经济的权利,还掌握着舆论的权利。

到了隋唐时期,他们也称为军事贵族,关陇集团,就是其中的代表。

李世民当然是英明神武,能力超强,手下的军事实力,那也是牛x哄哄的,但是,对于他这帮合作者,也得是小心为上。

这不是他不想发飙,而是不能,他得兼顾各方面的利益。

实际上,历史上从李世民开始,一直到武则天,都一直致力于打压以关陇集团为代表的军事贵族,到武则天时,这种打压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要不然,武则天那一朝,怎么会出现那么多酷吏?

武则天,实际上是真正继承了李世民的遗志!

再来看看魏征。

魏征是什么人?也是家族牛人。

魏征的堂兄弟,魏收,大名鼎鼎的文豪。

魏征的爸爸,魏长贤,北齐的大官。

魏征的爷爷,魏彦,北魏的刺史,牛x哄哄。

魏征的爷爷的爸爸,魏钊,北魏的太守,封疆大吏。

所以,魏征家,势力虽然不是强力军事贵族,但是关系网也是盘根错节,哪里是说破就能破的。

所以,魏征一开始被任用就处于开喷的状态,虽然李世民是气得牙痒痒,但是,不能杀啊,而且,老魏确实是个能人,能办事。所以,老李只好忍忍了。

至于其他的军事贵族,李世民,那是真没办法!

只能各方面打压,不可能做到连根拔起。

在李世民和魏征这里出现的问题,我们在其他地方也可以看得到。

从汉武帝之后一直到大唐结束,这段时间,“善于”纳谏的君王,要比宋元明清的君王,多得多,为什么?

因为前者皇帝虽然掌管天下,但是有大量军事贵族、豪族、士族限制了皇权,皇帝真的不能怎么样,只能对付一般的平民官员;但是,宋元之后,军事贵族不存在了,皇权不再受到限制,所以,皇权达到了空前。

另外,清朝实行的八旗制度,也是一种军事贵族制度,清朝入关之前,经常会有一种制度,叫做八王议政,那就是皇权受到了制约,等大清入关之后,皇权逐渐膨胀,军事贵族的权力受到制约,皇帝就不再听各个王爷的了

李世民不再以超越秦皇汉武为目标,而是日不落的大唐帝国

士族集团,五姓七家的世家集团,儒家集团,武将新贵集团等收到了信号,长安没什么秘密,更何况从姬云家出来转天就宣布出了新的目标

这等于隐性的一个暗示信号:告诉那些集团:有大买卖。需要更多的人才,有本事只管拿出来用,飞鸟尽良弓藏这种事不会有,不用怕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事情

站在金字塔上层的没有傻瓜,太阳东升西降,不知道天下何其大,但是这些集团知道一点,干下去就有无尽的财富

当羊毛计划启动,大唐年号真正改贞观一开始,这些官员画风转变极快:敢谏直言。

一个字:怼

这不,李世民巴拉巴拉玩爽了,问“好玩吗?”

禇遂良与杜如梅老实人,直言“好玩”

“那继续”

禇遂良与杜如梅连连摆手“不不不,臣等受不起”

“朕的声音不好听吗?”

“臣错了,陛下饶命”

再玩耳朵就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