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被人坑了 (第1/2页)

大汉朝当年也背负着草原匈奴带来的耻辱,很久很久,痛到咬牙切齿忍受着。

汉武帝时期,匈奴还是一个整体,大单于的命令高于一切,此时汉朝必须起倾国之力才能与匈奴决战

大汉朝反击开始打匈奴用了70年,匈奴才被驱逐出境。出了这口气。

匈奴一部分向欧洲移动,也就是北匈奴,经西伯利亚向更远的欧洲迁徙。公元374年,历尽艰辛的北匈奴人,翻越欧亚分界线乌拉尔山进入东欧,打不过大汉朝,打欧洲人很容易

随即震撼整个欧洲的远征,开始了

第一个干死的是日尔曼人在伏尔加河流域建立的东哥特王国。然后再打废西哥特后,多瑙河流域就被匈奴人占领了

趁势南下,以敢收留西哥特人为借口,攻击东罗马帝国。直抵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东罗马战败,皇帝向匈奴称臣。每年进贡黄金2100磅,把除希腊·色雷斯外的大部分巴尔干半岛领土割让给匈奴。

此后,匈奴转而向东,越过高加索山脉进入西亚,攻克亚美尼亚并开始与波斯帝国干架,猛得一匹

另一部分匈奴继续在草原游荡,融合,原始突厥人是匈奴的别种,突厥民族是在突厥帝国建立以后才建立的

大汉的荣光离开了,草原上突厥崛起了,与隋朝20多年的战争中,实力已经被消耗,大不如前。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

唐朝渭水之盟后,利益因数让东西突厥分裂更加明显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是文人。孔孟思想制约着他们,有教无类,为何一定要杀掉他们呢?同化如何呢?

长孙无忌还算好点,还能放下文人执念,无脑支持李世民,开疆扩土。但内心里,这种超大范围的屠杀,别说书上没有,压根没人想这事情

而姬云给出了另一种理由:草原游牧,和华夏农耕确切来说,完全是不同的文明。两种文明挨着,必然要消失一个,不然战争会永无止境。为了一绝后患,愿背负一世骂名。相信后人能明白他的所作所为

李世民不能是一个杀戮的帝王,他同意姬云这种观点,但是必须给房玄龄他们仨一个合理的解释才行

只能问姬云还有何种方式征服草原

“第一,艺术就是战争,使用碾压的方式,像大汉一样,驱赶他们。但是大唐的儿郎这么金贵,为何要这样去流血?”

“大汉也没有真正得到那里”李世民

“是啊!只有大汉做到了驱赶,告诉后人草原人是可以打败、打怕的。可是之后呢?到大唐之间这时间里,我们只有被杀,甚至当食物被吃的下场”

国力不足,李世民想杀也干不动“嗯,发兵开战,确实不合适,尤其是当下。你还有什么办法?”

“不能开战,又不想用羊毛计划。那就来阴的算了,我亲自去下毒,我有办法让他们成片成海在恐惧中慢慢死去,就算没死光,那里也是死地,没我允许,没人敢踏入草原,而且,速度够快”

姬云是边捞肉边吃边说的,可刚说完,感觉后殿突然很冷

抬头一看,两桌子的人全部看着他一动不动,眼中满是恐惧

李世民还好些,他是帝王,也是兵家之人,战争就是无所不用其极,胜利者,活着的人才有资格说话。

“好一个下毒。告诉朕,你怎么下?”

“带着毒,我亲自去”姬云

“不行,太危险了,朕宁肯等时间开战,也不许你去犯险”

“可是不行的。这毒对我是无效的,比如给一村的人用毒,能抗下活命的少之又少,甚至一个都没有,如何让别人携带前去?别人进去也不用出来了,碰过中毒人用过的东西,一起吃过饭,哪怕打个喷嚏,那也会死”姬云

全村死绝,变真正的死地。

“这毒,莫非是瘟疫?”房玄龄已经说话都有点颤了

“对,有很强的传染性,中者到哪里,哪里就得死人,包括牲畜一样会感染。曝尸荒野的死尸会越来越多,引发更多种的瘟疫”

瘟疫这俩字,让所有人遍体生寒。更多种,人畜皆亡。

后殿里,更冷了

李世民就说出两字

“名字”

“天花”姬云刚说了出这俩字,所有人色变如触电,起身远离姬云

天花在古代就叫天花,也叫虏疮,又称“豆疮”、“天痘”、“疹痘”

“天花?”李世民不得不再问了一次,但愿此天花非彼天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