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冬天应该吃火锅 (第1/2页)

炮烙亦称炮格。不是满清十大酷刑,而是中国最早酷刑之一。殷纣王所创。妲己那个是《封神演义》里杜撰的

《史记·殷本纪》曰:“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

“炊炭其下,使罪人步其上”。《列女传》释日:“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妲己笑,名曰炮烙之刑”

即堆炭架烧铜柱,令人行走其上,以致落火被焚身亡

这残酷的刑法,触发了厨艺的进步,人们烤肉发明了铜格,后来就成了铁板烧(不是烤人肉昂)

鼎:以前这玩意用来祭祀,煮活人牲畜用的。也用来表示地位的标志

另外的用途就是作为炊具,也就是锅,皮太厚,用途不大,就是:煮

钟鸣鼎食,是贵族享用食物的一种吃法。钟鼎之家就是指贵族

炮烙之刑让煮进化出了另一种吃法:烫

烫又改良一下,曰:涮

⊙?⊙论会玩,贵族是专业滴

姬云想吃火锅这玩意儿,那脑洞简直停不下来,找个锅不就行了吗?

当年没火,寝室里,锅里煮热得快火锅都干过

坐着暖阁一溜儿出了东宫又停下来,让抬着回去,找李世民讨要腰牌用一会儿,怕尚善监的人不听话,耽误事

吃火锅的汤底,不是非要用一堆调料,简单的葱姜蒜花椒胡椒就行。煮会就是一锅好汤了

到了尚善监,开始翻腾起来,一帮人瞅着姬云把这搞成了车祸现场

找了大铜盆当锅,大桌子上一比划,开了个洞出来

可是没炉子,把要的物件大小都形容一下,有太监有主意,韦妃那的熏香炉去掉盖子很类似。

这太监是李世民的身边的人,姬云让他拿着李二的腰牌去讨要。等抬来一看,很合适。然后韦妃那的熏香炉又少了一个

姬云让一帮人抬的抬,端的端弄了一堆杀回东宫这里

到了后殿,开始摆弄组合

这儿刚才是分餐的吃法,都靠着两侧对称坐着吃的,中间正好有空地折腾

姬云这火锅用的桌子是八角形,中间一个洞,宫里的禁卫不愧是战场砍人玩的行家,洞开得挺好,刚刚能让铜盆没下去卡在盆外檐这,小石头塞进去支着隔热,省得盆太热烧坏桌子,盆下放韦妃那拿来的熏香炉,里头烧着竹炭

一堆人等着姬云忙活完,李世民问了

“这就行了?”

“昂,行了,围着这桌子坐,把菜放这盆里涮一下,捞出来吃就行了”

为了从姬云嘴里掏出货来,李世民也不嫌麻烦,唤众人入坐

知道皇后不能跟一帮男的一起一个盆里吃,所以姬云特意做了双份的家伙事,俩桌子并排挨着放的

李二夫妻坐上首,长孙无忌挨着李世民右边,下头依次是房玄龄杜如晦,姬云正好坐李世民对面,八角桌,正好一人一个边

姬云让把生菜菌类都放上来,然后盆里煮,涮就行

姬云先示范了吃法,然后李世民先下筷子捞,蘸着调好的料碗吃了口,其他三个开始跟着捞。

除了姬云,桌上四个男人一个锅里没少抢过饭,谁也不嫌弃谁的口水,准备的公筷成了累赘,早不知道扔哪里了

“你这一天天的,就知道折腾吃,这不就是暖锅吗?”

“暖锅能有这个好?刚才尚善监那看了,不咋滴,这个多热乎”

海昏侯墓里有器皿:以三足支持,非常稳定。肚大口小,便于盖盖子。下面还连着一个碳盘子,非常实用。看来这海昏侯也是个吃货,生平应该最喜欢吃火锅了,就是死了还要火锅陪葬。火锅绝对是汉朝的网红吃法

《魏书》记载,三国时代,曹丕代汉称帝时期,已有用铜所制的火锅出现,人们使用火锅煮,用来涮猪、牛、羊、鸡、鱼等各种肉食,但由于器皿发展的局限问题,并不流行

而到了大唐,立马改名字叫暖锅

外头几名倒霉厨子拿着刀对付冻硬邦邦的肉,心里直嘀咕,这玩意干嘛还非得片成卷?

刚开始还好,等羊肉片和肉卷下锅,一帮食肉动物慢慢开始抢起来后,越来越热闹,又喝了点酒,咋咋呼呼,越发没个正行了

这抢菜大战姬云也参与了,不抢没得吃

正玩得高兴呢,外头禀报太子兄弟二人来了

这下子,真成家宴了,李世民让儿子们进来,安排坐下一起吃

太子兄弟二人在皇后那桌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