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三合一的诗 (第1/2页)

清河崔家长安分部又乱套了。家里的掌上明珠大白天竖着出门,傍晚横着回来了。前几天晕死一回,这又晕死一回。

但是不同的是上一次崔闯是担心不已,这次到家门口,乐呵呵的招呼人“快,把小姐抬回绣楼去,让德叔好生看护”

崔家下人看大公子没心没肺的样子,也都一头雾水。崔太爷得着信儿,坐中堂等崔闯给他个解释

崔闯到了爷爷面前,站好行礼“爷爷,大喜事”

“喜事?莺莺都让抬着了,你还笑?”

“无妨!不妨事。孙神医给看过了。说睡会就好,不会有事”

“没事?那何故晕倒?你们不是去姬家了吗?”

“就是方才从那回来的,表妹太过欢喜,就晕过去了”

崔太爷才不信这鬼话,糊弄老头呢?“见个面就晕倒了,你们去了这么久,这得晕多久?你说实话”

“爷爷,您别急。保证没事。孙儿给您看首诗,保您喜欢”说着崔闯把一纸卷给了崔太爷

笔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盒子,一种是卷。

盒子大小与现代的鞋盒类似。明代《燕闲清赏笺》中记载:“匣制三格,有四格者,用提架总藏器具,非为美观,不必镶嵌雕刻求奇,花梨木为之足矣。

现今故宫博物院现藏的一件乾隆时期的旅行文具箱最具代表特色,文具箱为紫檀木制成,可折叠展开为桌,合闭为箱。桌腿设计在箱槽内,用活动薄板支撑,再用铜鎏金暗扣固定,设计巧妙。箱内设计两个同样大小的屉盒,每一屉又有两层形式不同、大小各异的多宝格横卧其间,可以放置数十件文房器具。这款旅行箱设计精巧,为清代内廷独特的文房用具

而唐朝以实用为主,没这么复杂,出门多用第二种

一支套在小竹管内的毛笔,几张裁剪的纸,几块墨,一块砚板,一块研石,一把铜削刀和几块无字木牍即可,用笔帘卷起来,装入布袋子或竹筒内。

崔闯用的就是第二种,携带极其方便

“诗?我看看”崔太爷自幼饱读诗书,眼光极高,什么诗能与喜事有关系?拿着纸卷展开,只有两个巴掌大,一手托着,细细观看,这一看,不得了“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素色淡字,不露痕迹赞女子丰满姿容。好诗,妙啊,你写的?”

崔闯尬笑“孙儿哪有那本事,您看这诗可好?”

“自是上品无疑”崔太爷屡屡胡子,看得爱不释手“却不知这是写给谁家姑娘,如此绝伦?”

“嘿嘿!云弟写给表妹的”崔闯这个得意呀,仿佛是自己写的一样

“喔!写给莹儿的?好好好,佳作配美人,果然不愧高人子弟。甚好,甚好”

“爷爷您先别急着夸,您再品品这一首”崔闯又递过去一纸卷

“还有?”崔太爷接来,展开细细品读“襄王有梦神女无心,绝代飞燕掌上可舞。神女瑶姬帝后飞燕,两位帝王看中的女子都不如这不须脂粉的女子。真乃天然绝色,如此花容月貌的女子,在哪?你看上谁家姑娘了?”

崔闯表示自己是正人君子“啊?没有没有,以貌取人,孙儿岂是那等人”

崔太爷心说撅撅屁股就知道你要干嘛“呵呵!你什么样?爷爷岂能不知?那烟花之地,你去没去,当爷爷不知?”

“哎呀!人不风流枉少年嘛,那都是应酬”崔闯脸红了

“好好好!爷爷也是过来人,那里玩就玩了,开心就好”崔太爷笑呵呵的说“这,什么人家的姑娘,我崔家娶回不来。看上就娶回来,说吧?”

崔闯还是很有立场的,摇摇头“那不行,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取之有道,不夺人之美”

崔太爷还就不信了“怕啥?郡主都给要来,无须顾忌,爷爷给你做主”

崔闯可不能让爷爷抢人去,第一个倒霉的肯定是自己“不行不行,朋友妻不可欺”

“朋友妻?人妇?混账,岂可学曹阿瞒?”崔太爷想了想,又看看诗,还是好奇“那是谁家的,有那般漂亮?人妇你都惦记”

“爷爷,别想孙儿那般不堪好吗?这是说莺莺的。不需粉黛别人家也比不上”

“莺莺?额!爷爷想想,你已娶妻。这得运作运作或许可行。毕竟云小子那边”崔太爷觉着似乎不行“要不你再想想?”

在古代,表哥娶表妹,亲上加亲,天经地义。

崔闯伸大拇哥儿夸赞“不用,云弟得着就行。表妹乃盛景,这诗也是云弟写给表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