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定计:找与送 (第1/2页)

孙思邈是个道士。居无定所,漂浮不定。四处游荡,治病救人。

药铺子是卖药材的。医者管看病下方子。这是两份钱。跟后世挂号费,取药费类似。

孙思邈自幼体弱多病,深受折磨。正所谓感同身受,深知病痛的痛苦,不想他人如同自己那样痛苦。遂专研医术,济世救人。

孙思邈在清河县的一处偏僻村落落脚给村民看病用药。

从西魏的神童到隋朝,直至唐朝,足迹遍布天下,仙风道骨,慈悲心肠,人称老神仙。人的名树的影,孙思邈一落脚,没几天十里八村都慕名前去求医。

在郡,县的话,有医馆,药铺还好一些。医疗贫乏的农村,一个感冒发烧就能要走人命。现在老神仙来此,哪能错过?

孙思邈治病救人不收钱。不但分文不取,还倒贴药材。

村民们你一捧,他一捧这样筹粮送去,孙思邈不要诊金,村民也没个钱,但这饭总得管。

可开了方子也没钱抓药去。药材多是野生的。向来都是很贵的,也是紧俏货。孙思邈自然知道这些。带来的药用完了,只得上山采药。

王家人找来,一打听就知道了。留下人等着。另有人回去报信。

长安城,王家里头一得着消息,立即将消息四处散播出去。同时专门派人给姬家送信。族长王圭亲自进宫面圣禀告。

程家牛家尉迟家等得了消息,派长子亲带家将好手杀向清河县。找到孙思邈,必须带回来,他不同意就绑,绑也得绑回来。

李世民的百骑直接用海冬青传信收队,转头去了清河县。

……

姬云昏迷不醒,已然无法进食。一个月来,王云儿和四香每日制作流食,嘴对嘴,硬给姬云喂进腹中。就算姬云的个人卫生问题,也是这五个姑娘想办法清理,亲力亲为,不假他人之手。

王云儿不许毛头天天守着姬云,要他去看书

“你必须对得起你师父。先生的学问天下无双,你的运道也同样无人可及。坠了先生的名声,必断你双腿”

毛头啥也没说,给姬云磕了头,又给王云儿,四香一一磕头后,看书去了。

姬云对毛头教导严格,但是很少体罚。

而王云儿就不同。她与毛头情同姐弟,毛头怕她怕得厉害。王云儿要修理毛头,那是真下手,往死里打。

毛头是姬云唯一弟子。是磕了头的那种儿徒。不是简单的师生关系。而是师徒关系。姬云即是师,也是父

师父,也叫师傅。为人师者,官面上最高成就是傅。傅是教导太子的官职名称。也就是太傅,三公(傅)之一。师傅,形容老师才华横溢,有三公之能。

毛头是姬云唯一的衣钵传人。除了与管家钱进决定府内事物。每日要去攻读。姬云写了很多奇怪晦涩的稿子给他。看不懂总得记下来。

……

见着亮了!姬家一得了太原王家送来的消息。立即送去后宅。

王二毛不等王云儿开口“家主就拜托了。我去去就回”

不等答复转身就走,回自己屋里拿上进山用的物件,去马厩骑了一匹马,牵了一匹马作为轮换。钱进给他包了干粮水囊银钱。

王二毛家境贫苦,靠着编竹篾养家,常进山砍竹打猎。对山路兽径本就熟悉,加上姬云传授高深追踪技巧以及非人的训练。自信进山寻人的本事无人可比。他没考虑过带任何人。那些人跟着他进山,不但无用,还会拖累他的速度。

王云儿不是文盲,她可是姬云手把手教了两年的。在姬云面前是个笨丫头,有小脾气的小女人。但是对别人,她不比男儿差。得了消息,心下思量一番,独自去书房找到毛头,让他坐马车立即回羊村,让羊村的鹰卫暗中出去清河县进山找孙思邈,不论结果,限期五日必须回去。千叮万嘱一定要小心谨慎,暗养私兵可是死罪。

指挥鹰卫她办不到,鹰卫不会听她的,现在只有毛头和王二毛去才管用。等王二毛一走,留下四香在后宅。她又径直去前院找上钱管家。让给李纲送信求助。

钱进不敢怠慢,拿着姬云的名帖亲自去了李纲家。没找到人。李家人不敢怠慢。出人带路领着钱进去了国子监。

钱进进不去国子监,只能外头眼巴巴等着。

李纲是国子监祭酒,兼博士。还在学堂里授课呢。被外头助教打扰。大怒而出。

火气还没发呢,助教双手递上名帖“祭酒,您小弟子府上管家监外求见。观之甚是急切。遂打扰。还请原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