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朕的姬云,谁也不给 (第1/2页)

李世民自然也不同意。可人家娶媳妇这管得着吗?起码姬云这个事,很难搞。

“姬云乃大唐最年轻的县侯,孤身一人,上无长辈,下无兄弟。亦未成年。本宫说了算”长孙氏要把这事给搅黄。她丢不起这人。

“来,观音婢,歇歇气。”李世民拉着长孙氏的手往回拉,想她坐自个腿上。可长孙氏纹丝不动。刚才还二郎,现在一口一个本宫。这是抗议。

李世民也有苦衷,也更气。皇后有地方抗议。自己这皇帝上哪抗议去?上头没人了。

李世民是个极度自信的人。他不相信姬家家学渊源高深,更认可姬云那分门别类的学科说辞。对于姬氏血脉亦是认可。因为他不相信几十位高人大才会倾囊相授教导一个平民百姓。有教无类那是孔圣才做的。

“观音婢,暂且听朕一言”

长孙氏不说话,就站边一双凤目含怒看着李世民。那意思是你说,我听

长孙氏不说话,李世民只能接着说:“朕是不会把姬云推向别家的。朕定会折服于他。为吾所用”

“臣妾就不明白了。他到底有多好?”长孙氏还是不服气。女人不讲理的时候,那无理可讲的。

“朕刚于你说那稻种之事。现在,再说另一件”

“好,臣妾洗耳恭听”

“那取稻种用的地图”

“一张地图又能如何?”

“他所学有一门学问,曰地理。看过他的地图之后,朕才明白何谓地理”

“臣妾不明地理有何高深?”

“那图上画有岭南,山川平原,河流走向一应俱全。若探明详尽,岭南可得。观音婢,不可意气用事”

岭南事关国之大事。长孙氏听了,不忍也得忍“那,那”

“岭南之外那安南,南越乃大唐不知之地,他知道。他学得地理。那其它地方又知多少?”

“地理不是风水吗?臣妾是女子。不懂二郎所言”长孙氏知道不能由着性子了。但是,真不懂

“好,朕明白告诉你,孟子所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那与地理有何干系?”

“当然有关系,他的地理,与我们不同。”李世民看长孙氏一头雾水的样子,继续说道“他所学地理,就包含那地图,哪里有山,何处是平原,河走哪里,尽皆了然于胸。与他对阵,这天时地利人和,他直接取走了地利。已然立于不败之地”

“二郎所说,可是兵法?就,就凭一张图?”这下长孙氏明白些了

“兵法,他所学那种地理,称之乃兵家至宝亦不为过”

“这,太过深奥,臣妾”长孙氏不会明白知晓地形这四个字对于兵家有多么困难与渴望

“观音婢不用太明白。只要明白朕的意思即可,朕不会把姬云让给任何人”

“就凭一张图?”

“图拿来你也看不懂。就不看了。日后朕让人探明是否如他所言那样准确。定然告与你听。”

“是,就依二郎。那姬云的婚事?”

“朕再思量一番吧。姬云婚事未定。还有余地。朕自有计较”李世民早就知道这事了。但是很无解。

“二郎,未雨绸缪,还是早做打算”长孙氏不是只会女红的大家闺秀,相反,她学识极高。自然明白能文能武的人才之可贵程度。加上深知李世民的知人识人的高明之处,一般人才自家男人根本不会如此忍让。在长孙氏看来,李世民对姬云够容宽厚了。朝堂上被奚落,忍了。大臣们一句人家没看上的定语,成就了姬云的风骨傲气。无数次私下相见已经人尽皆知,姬云也凭本事证明真有才学,同样也证实李世民识人眼光高明。

可是,但是,但可是,可但是,长孙氏是女人,一个当妈的女人“二郎!容臣妾多言!早做安排,以防后患”

“后患?”李世民猛一下还没明白过来

“乾儿”

“乾儿?”这下一说,李世民懂了“嗳呵!皇后多虑了。就为一区区女子?男人哪那么小家子气”

乾儿,就是李承乾。在他出现好男风,崇尚突厥狼性……等问题之前,其实是个温文尔雅的乖宝宝。李世民可以说是个成功的帝王,但绝对是失败父亲中的模范代表。

李世民话里话外都是一个意思:姬云是超级大宝贝,一定会重用的。

“额!二郎,不如,要不臣妾给姬云物色一位良配?”

长孙氏还想为儿子继续努力一把。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