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1/4页)
这是福克纳好几个月前投稿的一个短篇小说。瑟夫的计划不过是若干预定计划之一。诺普夫虽然不赞成福克纳的举止,但愿意和他签订合同。瓦伊金出版公司的哈罗德·金兹伯格也打算这样。这种兴趣一方面反映出福克纳的地位改变了,一方面反映乔纳森·凯普和哈里森·史密斯公司的破产。这家公司亏损了好几个月,濒临破产,欠了《圣殿》的版税,福克纳此后从没领到过。出版商们希望抢在哈尔·史密斯恢复元气重建新公司之前同福克纳签下合约,纷纷找上门来,“手持合同,上面预支稿酬和版税分成比例都空着未填”。瑟夫和另一些人还提到特印的版本,提到同好莱坞接上关系和巨额酬金,福克纳给埃斯特尔的信上写道:“好像我是什么希奇而珍贵的怪兽似的。”最后,福克纳还是同哈尔·史密斯和哈尔的新合伙人罗伯特·哈斯签订合同。此举所表现的朋友义气值得钦佩,但是否明智,颇成问题。
哈尔·史密斯在福克纳患难之际周济过他,所以他不肯他就。他说“史密斯始终是我在北方的一个好友,是我喜欢的人”。谈判、协商和宴会的同时,福克纳继续酗酒。到11 月中,本·沃森和哈尔·史密斯都很担心,似乎再也不能指望福克纳按照约定的进度工作,可是两人都拿他没有办法。最后,沃森拍电报给埃斯特尔,请她赶来纽约。几天后,她和福克纳在纽约的阿尔冈昆饭店会合,劝他回牛津,他同意了,但是要等《沙漠情趣》发表以后,特别是因为贝内特·瑟夫已经答应把原定12 月15 日提前到12 月10 日。同时,日程依旧排得满满的;阿尔弗雷德·达谢尔等编辑、罗伯特·洛维尔等新交、哈尔·史密斯和本·沃森等旧雨、贝内特·瑟夫等出版商纷纷设宴招待福克纳夫妇。
但是有埃斯特尔在身边,福克纳不那么视应酬为苦事,一方面因为埃斯特尔喜欢这类酬酢,另一方面因为他知道即将回家过圣诞节了。
第六章注
(1) 理查德·休斯(1900~1976),英国作家。
(2) 阿诺德·本涅特(1867~1931),英国作家。
(3) 加斯东·加利马尔,法国出版商,曾出版纪德,普罗斯特、克洛岱尔和瓦莱里四大家作品,对20 世纪初法国文学影响巨大。
(4) 格拉斯哥,美国小说家;卡贝尔,美国作家;戴维森,美国诗人、散文家兼评论家;泰特,美国诗人、教师,双月刊《逃亡者》主编。
(5) 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法国作家。所作《追忆逝水年华》改变了对小说的传统观念,革新了小说的题材和写作技巧。
(6) 哈罗德·罗斯(1892~1951),美国报刊编辑,1925 年创办《纽约人》周刊。
(7) 纽约的一家餐厅,30 年代后常有文艺界知名人士在此聚会。
(8) 多萝西·帕克(1893~1967),美国幽默女作家,30 年代驰名文坛。
(9) 纳撒尼尔·韦斯特(1903~1940),美国小说家,一生共写4 部作品,死后才受评论界赏识。(10)达谢尔,哈默特(1894~1961),美国硬汉派侦探小说创始者。
(11)丽琳·海尔曼(1905~),美国剧作家。
第七章 三进巴比伦(1)(1932~1936)
福克纳回到牛津便开始写作,不为纽约的胜利和困窘所动。出人头地固然比被人冷落好,但是,不能给他持久的满足。连到手的钱也很快短少下去。
过去不搭理或者厌弃他的人“一下子热情起来”,不免暗自好笑。以前有些淘气的事肯定会成为笑谈话柄,真真假假的材料又是他自己提供的,不免赧然。回来后不久,有人采访问起他的战争经历时,他说话有所收敛。但是他又喜欢“做一个被人说长道短”的作家,因此警惕迟早必然放松,故态复萌,即便被人抓住把柄造成难堪,也要口没遮拦图一时之快。虽然弗吉尼亚和纽约的人不熟悉这一套,后果却是一样的。现在他只要回去工作,先写在纽约发现的故事,再写带在身边的那部长篇。
1 月初,回家不到一个月,便已寄出《转向》的定稿给本·沃森。3 月,《星期六晚邮》发表这篇故事,同时,《八月之光》接近完成。他写信邀请安东尼·布蒂塔在1 月中来山楸别业小住:“说明在先,我正在努力写完一部长篇,所以上午你只能自己安排,下午和晚上,我可以奉陪。”布蒂塔后来说:“福克纳像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