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居然会这些?”

叶昔昭放下筷子,以手托腮,“这话怎么说?”

虞绍衡担心她多想,解释道:“看你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

“怎么会呢?”叶昔昭笑道,“妾身十多岁的时候很贪吃,又总觉得厨子做出的饭菜不合口,便自己动手学着做。”

这就真是虞绍衡不曾想到的了,“着实看不出,只当你是个才女。”

叶昔昭轻笑,“二弟妹才是京城才女。”

“你也是,只是美貌的名声更盛。”虞绍衡看住她,“还会些什么?”如今看来,他对她所知甚少。

“寻常女子会的,妾身多少也要学一点;寻常女子不会的,妾身也无从学起。”

“我哪里知道那些,除了你也不曾留意别的女子。”

这句话平平常常,在叶昔昭听来,心里却是甜丝丝的,笑道:“日后侯爷便晓得了。”

“我拭目以待。”

饭后,虞绍衡去了书房院处理公事。

新竹搜查翡翠傍身之物,有了进展。她将两枚空心簪子送到叶昔昭手里,“里面各有一张一百两的银票。”

二百两银子。

翡翠的月例是一两银子。

叶昔昭又将簪子递回给新竹,“着人送去相府,交给夫人,试着查一查。”

“是。”

其实在叶昔昭看来,这件事并无悬念,必是唐鸿笑收买翡翠的证物。但是心里再笃定,也不过是仗着前世经历所得出的。这样不行,这种习惯不可形成。毕竟,重生后她要做的是扭转前世一切局面,一些事一些人都会有所改变,日后情形难料,她要时时刻刻审时度势,而非用记忆做引路灯。

况且,眼下这两张银票,未必就是唐鸿笑亲手交给翡翠的。换句话说,唐鸿笑极有可能另有帮手,隐藏在她不曾留意之处。

···

这一日,是唐鸿笑成婚之日。

叶昔昭想的是,能报复他再好不过,可是作为深宅里的女子,那种可能性虽然有,却不大。如此,用心打理眼前事才是重中之重。

她去了小厨房,亲手做了红枣糕和八宝参糕,吩咐芷兰送去太夫人房里。

之后,又精心烹制了几道菜肴,将至正午时,送去书房。

芷兰与两名小丫鬟随行,一路上,脸上都挂着笑容。被打发去别院时,侯爷与夫人之间波折四起——那时她只觉夫人是执迷不悟不知福,心急之下说话也没了轻重,惹恼了夫人。没想到的是,回来后,两人分明已是情投意合。

叶昔昭此刻在想的却是一个字:情。

她到如今也不知所谓真情痴恋是何意,从没尝过个中滋味。

前生对唐鸿笑,兴许是敬佩他才华,欣赏他辞藻华丽而伤感的诗作,再加上他少年时家人不在京城,独自进京求学,是父亲的得意门生,闲时偶尔相见,算得熟稔。后来他家人到了京城,与相府常来常往,两个人订了亲,一段时日内,她认定了他是她此生的归宿。

前世便是如此,一直记挂着他安危,一直盼着他过得好,一直因为被虞绍衡强娶所有憧憬落空而不甘落寞。直到父兄落难时,才知那人是怎样的品行。

而对虞绍衡,她知道自己执迷不悟的代价,知道自己前世错了多少,所以此生才立誓要尽心竭力地尽本分、弥补对他的亏欠。

是不是因为这些,所以他一言一行落到她眼中,都是赏心悦目,都是可以接受的。

并不是为此怅惘,只是略有感怀——诗词中的魂牵梦绕、牵肠挂肚、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滋味到底是真是假?若是真的,她至此时也不曾有过那般感触。

也许是假的吧?叶昔昭自嘲一笑。她想,兴许女子无才便是德那句话是至理名言,不读诗书,不曾见诗人如何描述一个情字,如今也就不会生出这些思绪了。

进到书房院门,叶昔昭敛起思绪,着小厮通禀后,款步进门,将食盒内的饭菜摆上圆桌。

虞绍衡走过来,对色香俱佳的菜肴很是满意,“色、香兼具,味也不会错。”

芷兰听了,很是为叶昔昭欢喜,使了个眼色,与小丫鬟退下。

叶昔昭只是道:“合不合口,还要等侯爷品尝之后再做定论,若是不合口味,知会妾身便是。”

虞绍衡落座,先尝了蟹粉狮子头,满意地点头,“改天给娘做了送过去,定是赞不绝口。”

这比直接夸赞更中听,叶昔昭抿嘴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