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樟木头村 (第1/2页)

好书推荐: 重生之食神天下

赤坎城对面有一个麻章岛,这里盘踞着一支私人武装,当然他们也算不上海盗。

这支私人武装盘踞在这里已经很多年了,他们就是南方的走私大家族,常常以一个同姓的村子为单位,共同经营着船队,或者码头。

这些私人武装后面的势力盘根错节,不管是大明的官方,还是这些西洋人,都拿他们没办法,他们只管在这里建设自己的码头,设立货仓,进货出货,做自己的生意,不会向任何人纳税,也不会受到任何人的管理。

当然不是大明的海军有多仁慈,也不是这些在海上横行霸道的西洋人有多和气,而是他们在面对大明的海军时,他们后面的势力足够摆平一切,而当他们面对西洋人的时候,他们的武装又足够强大,所以不管是大明的官府,还是西洋人,都没人会去和他们硬拼,大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他们也不是全部都是正经的生意人,他们在麻章岛上的时候,就是正经生意人一样的样子,一般不太做那违法乱纪的事,当然也不允许别人上岛,只把这岛当成是他们的私人王国。

平时也是正常的卸货运货,正常的装船,与别的码头也没有什么两样。当他们出海的时候,如果机会允许,他们就会抢劫过往的商船。

当然,这也是这个年代走东南亚的海商,习惯的做法。

不管是大明的海商还是东南亚这边的海商,只要落单了,武力值不如人,就会成为别人的猎物。

就算是西洋人的海商,只要落单了,也是别人的猎物。

现在,李琦占据了赤坎城,当然不会允许他们继续在这里胡作非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不管是西洋人,还是大明的海匪,又或者是倭寇,只要是在大明的航道上阻断贸易,影响李奇的商业运行,李奇都不会容忍,李奇要清理航线,打通正常的贸易。

李奇的工业生产需要吸引各地的商人,不然谁来把李奇的工业产品行销到世界各地?贸易才能强国,一切阻挡李奇贸易的势力都要清除,只能在李奇的能力范围之内。

那麻章岛上,姓全的负责人昨天在岛上用千里眼看着那海面激烈的战斗,听了半天的轰隆隆的炮声,第二天一大早他就驾船回到大陆去,向他的家族汇报去了。

他们家族的财富并不在麻章岛上,家主也不在岛上居住,麻章岛只是他们在海上的一个据点,贸易所得到的财富,大多藏在樟木头后面的一个大村落,那里才是他们家族的聚集地。

此地因为盛产樟木,被外界称为樟木头。

这些树当然不是凭空来的,听说是那永乐时期,为了造船需要,广种樟木,这里就是其中一处种树的地点。

大明历来有种树的传统,朱元璋立国之始,就多次发文要求各地种树。

据记载,明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下令在南京周围种植了5000万棵梧桐树、漆树。

第二年,又下令移民到淮河一带的居民,每家必须栽种200棵桑树、200棵枣树和200棵柿子树。之后又把种植桑、枣树的命令推广到全国。

要求“凡农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半亩,十亩以上者倍之”,对利用空地植树的实行免税,而对不完成植树任务者惩罚,对砍伐树木者治罪。

有了这个带头人,之后的历代皇帝都会植树,特别是大航海时期,因下西洋造船的需求,砍伐了不少的树木,但同时栽种上了更多的树木。

这一官方推动植树的传统直到满清入关后才慢慢的丢失,直到现代才重新拾起。

但就是那明代所推广种植种的桐树所产的桐油,直到满清亡了,抗战时期还是中国重要的换汇产品。

在樟木头这个树林里有一个村落,是一个姓全的大家族,平时的身份就是一个有钱的乡绅,把村子建的漂亮堂皇,村里也是有人考取功名的,祠堂里也是供奉着不少的已故状元郎。

表面上是一个耕读传家的传统大明村落,但和很多靠海的村落一样,种田只是一种表象,钱财的主要来源却是做外贸生意,为了避税,就在那麻章岛上设了个贸易据点。

这海上的生意风险大利润也高,赚了钱当然要弄些防身的手段,慢慢的,也就在海上顺手做起那无本的买卖,那防身的手段也是逐渐的膨涨起来,直到形成自己的武装,在本地称王称霸,这也是这个时代普遍的生存规则。

自从永乐皇帝之后,官方贸易逐渐变淡,海军日微,但民间的贸易日渐繁荣。

近百年来,大明的官方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