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不许出口 (第1/2页)

李世民抓住了重点“这是大秦与我大唐的距离?”

“确切的说是边界的距离”

“宣玄龄、如晦、无忌速速前来,急召”

李世民呼叫支援

姬云也不急,陪着李世民聊闲天

急召,顾名思义,哪怕正在上大号,也得麻溜提上裤子飞奔皇宫面圣

等这仨智囊一来,诸遂良受李世民指示,把刚才的事情复述一遍

杜如梅翻阅着记录倾城话语的笔录,问姬云“倾城知道吗?”

“依我的看法,她不知道”

“何以见得?”

“从记录来看,里面关于距离的内容,十分模糊。可以推测出,她对距离并不懂”

“那要是有意为之呢?”

“不可能,大秦与我们的距离,是我算出来的。而且这是直线距离,不是实际路程”

李世民四人绝不与姬云掰扯数字的问题,那等于是告诉姬云自己是个数字白痴

诸遂良现在不算人。他现在变身为工具,只负责记录

王朝国土大小,取决于掌控力。汉朝苦熬苦打赶走匈奴,无力实际掌控草原,最终草原再次被游牧民族占领。李世民有些泄气“来回一两年的时间,太远了”

“日后,我会缩短这距离”

“多短?”

“保密”

“切”

长孙无忌提醒李世民“陛下!长安、洛阳有大量的安息商人来往”

“找他们有何用?砍了他们?我们能对安息做什么?”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安息人两头骗,当中间商赚差价。大汉没了。可大唐立国,武德九年,贞观元年。整整十年,安息人耍了大唐整整十年

杜如梅说“陛下,当年大宛杀汉朝使臣,大汉发兵奔袭千里只为一句话”

房玄龄没杜如梅那么暴力“不行,当忍则忍”

到底要不要出这口气?李世民问长孙无忌“无忌,你怎么看?”

“陛下,安息比大宛还远,鞭长莫及”

李世民不想忍“十年,往后呢?他们还这么干,这得多少银钱?这都是民脂民膏。怎么办?”

姬云对这话嗤之以鼻,大唐的商业主要还是朝廷在把持着,丝绸之路带来的利益朝廷吃大头。关老百姓什么事?

“大汉发兵大宛,万人兵力征用十万头牛运粮草补给”姬云两句话把李世民拍地上了

干不了干不了!李世民想换个话题“还有谁在坑我们的钱?”

姬云继续气人“还有波斯人,他们有我们的丝绸技术,虽然质量比不得我们的,但是西边要的量大,不愁卖不出去”

李世民炸了“从今往后,任何技术都不许流出大唐,哪怕编草鞋的手艺都不许,谁传出去,灭九族”

姬云目的达到了,赶紧捧“陛下圣明”

房玄龄直摇头“陛下,子曰有教无类,这”

姬云立马反对“这什么?要不要我把火器传给他们?一起玩?”

“那不行”

姬云面带讥讽“咋不行?不有教无类吗?看大唐多大方?是不是?带着他们一起先进”

房玄龄认为生活技能和战争技能不能混为一谈“这是两码事”

姬云不认同“那我的织机给他们?你们同意吗?这分明是一码事,民生上去了,才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军队,扩军,研发武器。必须做到让他们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永远落后于我们,我们才能一直坐在霸主的位子上”

李世民认同“言之有理”

其他三人不认同“臣等不敢苟同”

“哈哈哈哈!姬爱卿孤立无援呐”

李世民故意挑火,姬云灵机一动,换个方式“说不定可以有奇效”

“哦?你说说看,朕帮你参详参详”

“把火药配方传出去”

“你死了那条心吧,火药的配方,除了你与朕之外,不许第三个人知道”

李世民的话点醒了姬云,火药的配方得给李世民,遂开口讨要“笔墨”

“笔墨伺候”看姬云挺上道儿,让太监送来,一想不对,李世民摆手赶走了进来的太监,自己拿着笔墨伺候姬云“来吧”

李世民很欣慰,姬云知道怎么办事。写下来,不传他人之耳。同时在场的人又能做见证

在火药的配比方面,英国化学家歇夫列里在1825年经过多次实验后,提出了黑色火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