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臣,有罪 (第1/2页)

1920年,甘肃敦煌的藏经洞中,发现了大量文书,被称为敦煌遗书。

听着是不是很高大上的样子?

但是由于管理不善,导致敦煌文书大量流失海外,而其中一份更是被法国人伯希和劫去。

其中一个编号为p. 2640的文书中,发现一件足以改写史书的墓志——《常何墓碑》。这个墓志是个抄本,已经失传了很多年。

常何墓志记载:

(武德)七年,奉太宗令追入京。赐金刀子一枚,黄金卅挺,令於北门领健儿长上,仍以数十金刀子委公锡骁勇之夫。趋奉藩朝,参闻霸略,承解衣之厚遇,申绕帐之深。九年六月四日,令总北门之寄。

皇宫里绝对不能收买的禁兵,是悄悄地站在了李世民一边的

而这则墓志,实话实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最大目标根本就不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而是李渊。

常何,是守卫玄武门的重要将领。他先后跟随李世民和李建成打仗,而在玄武门之变爆发前,常何乃是李渊的人。毕竟作为宫城禁兵,乃是皇帝本人的亲信,不仅不能听从李建成,也不能听从李世民。

早在玄武门之变爆发前两年,李世民就将常何作为突破口。2年间,李世民给了他大量黄金。而常何被收买后,用这些黄金,收买了其他战友。

收买皇帝禁兵乃是滔天大罪,即使是亲儿子也得杀头。到了玄武门爆发前,常何刚好在玄武门值班

玄武门之变中,连玄武门最终军官——敬君弘都战死了。而当间谍两年之久的常何依然活蹦乱跳的。

当时常何要是脑子一歪,李世民早就没了,敢把身家性命挂这货身上,你就知道常何的地位如何了

妥妥的超级亲信,自己人。看寄宿在自己家的失踪人员马周现身了,现在跟二笔一样跟那杵着,心里不忍。指了下马周,求李世民“陛下,您看,那啥,那啥啥,那个啥”

马周一看李世民看向他,赶紧行礼:“草民清河郡茌平县,马周,拜见陛下”

小弟的面子得给,知道那是常何家的门客,让姬云给绑走当了苦力的倒霉蛋,李世民这会儿也不揭破

“姬爱卿带你此去种粮,可有心得?”

爱卿?听话得听音儿,马周不敢说姬云任何不好的话。赶紧怀里掏出记录双手捧于头顶

“姬县侯天纵之才,句句珠玑,草民全记录于此,包括中间生长情况,稻,鱼长势一一记录。不敢有误”

夸姬云李世民就高兴“噢?呈上来”

太监下去接了记录呈于李世民,这一目十行大致一看“进殿听询”

马周不愧是打小心高气傲之辈,心智坚毅,在大殿上也不怯场,夸夸而谈。

应对李世民的询问对答如流。百官提出的种种疑问一一解答

尤其是姬云留下的三季稻种植要点,稻田养鱼的相关事项竟然一字不差全背了下来

李世民见马周如此用心,又听闻他还试着指导长江村的部分村民试种稻田养鱼。

“姬县侯携草民离开之时,那些村民的田里还养着鱼。一尾一尾活蹦乱跳。如是呼,草民敢言,不出两年,长安城就能吃到不少产于那里的稻花鱼”

从荆州向东走汉水,一路北向到丹江口,左边跑长安,右边去洛阳。

路途看着遥远。但是,三季稻的成功,以及稻田养鱼的卖点,加上夏日制冰的手段,马周肯定姬云会把稻花鱼天价卖出去

“喔?说得好。朕心甚慰”李世民不知道他与文武百官马上要给姬云免费打广告了

话锋一转,李世民说马周的字不怎么样

那能怎么样?毛笔记录慢,姬云嘴说得又快,扔给马周炭笔记录,李世民看的有原稿,也有后来马周毛笔抄录的

“草民自当多加努力”

李世民压根没怪马周的意思,而是他总算找到一个炭笔写字比自己丑的人了,就是说出来,为日后普及硬笔记录做个小铺垫,随即说起抛秧法的好坏

马周一一表述清楚

房玄龄杜如梅随即自请有罪

百官不解,李世民神秘兮兮的说其实姬云还有一种良种,未到长安

还有一种?什么种子?三季稻已经反常识了好吧?

见这事一说开,房玄龄与杜如梅得着李世民暗示的眼神。你一言我一语把成长期只有两月的占城稻说了出来。只是岭南地图的事没说

这下好了,初听闻占城稻的这些官员心腾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