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演唱会夭折了 (第1/2页)

李世民是很勤政的皇帝,倾城这排演的大戏,明显是个幌子而已,就是要表演这奇怪的歌舞来赚钱而已

再看下去也是浪费时间。狗屁的皇帝不是神。我唐唐天子不是神是什么?李世民回去就下令,停了倾城的演唱会

转天下午,李世民没去,但是大臣和百姓们还是去了安善坊里的教弩场

一看台子还在,但是已经没什么人了。一打听,不让演了

这还行?文官们想知道最后的结局如何,尤其是这大戏牵连映射出皇权、宫廷争斗这种忌讳的内容,这似乎在映射什么事

武将们从戏里得到的人名、地名等内容,已经明了这是一次外族入侵的戏码,他们也想知道结局

然后第二天上朝,事情处理差不多了,群臣开始提议继续看戏的事情

下面几乎一致对上,李世民不想为此浪费时间。所以,让倾城进宫里,来大殿直接讲完剩下的内容即可

这下没人反对女子不得干政了。倾城进宫上殿面圣,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也算有经验了。随即简单讲了后面的故事:

朱祁钰继位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支持于谦的北京城保卫战役,这场战役靠着文武双全的于谦一手精心策划

击退蒙古大军之后,大明朝廷再一次进入了正常的轨道。

因为新皇帝的原因,大家似乎都忘记了被蒙古人囚禁在漠北的明英宗朱祁镇。

虽然说是囚禁,但是蒙古人却并没有虐待他,反而好吃好喝的供着。但他们的首领在北京失利之后便觉得自己手上人质越来越没用了。

(瓦剌首领也先,想的是用这个中原皇帝来换取北京城的投降,这样自己就可以迅速地恢复成吉思汗的事业,重新建立元朝。要知道,在每一个蒙古人的心中,成吉思汗是最伟大的领袖级人物,可是也先的计划却落空了,于是他在预谋着一条毒计,他认为汉人喜欢采用以夷制夷的方式来对待他们,那这次他就采用以汉制汉的方式来对付汉人)

北京战役失败后不久,也先就将明英宗朱祁镇送了回去,美其名曰是不敢使大明国君长居塞外,实际上是想看着明朝一山不容二虎的内部争斗爆发,自己则再次寻找机会进攻北京城。

当时的明代宗朱祁钰在大臣的劝说之下接回了自己的兄长。

朱祁镇,瓦剌大学毕业,重回大明。但是他现在已经不是皇帝了,扣在他身上的是退居二线的太上皇身份,便被朱祁钰安置到了南宫,这一住就是长达八年之久。

直到朱祁钰病重之际,大臣石亨、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拥护朱祁镇重新登基为帝。

实际上朱祁钰儿子早夭,已经没有了子嗣。加上病重,其实没几天可活了

朱祁镇实际上是和自己儿子抢皇位而已

复位后的朱祁镇大肆封赏营救自己的大功臣石亨等人。朱祁钰带领于谦等能臣努力了八年才恢复的国内秩序荡然无存。

以于谦为首拥护朱祁钰的大臣被杀,而第一个死的就是于谦

这可好,夺门之变?死了于谦

一堆大臣瞅瞅坐在上头那位,他干的是玄武门之变

还真是让人那啥的

李世民听出了什么,但是人自己叫来的,不能这样说完就赶走,会让大臣以为自己心虚

所以,李世民转移话题问倾城:“瓦剌怎么越过长城到北京城下?”

“瓦剌是经过大同,从紫荆关攻入,正面居庸关太难,佯攻而已,因为防守薄弱,由汉奸太监喜宁带路,后来被杀了”

“大同是哪?”

“北恒州”

“陛下,离那百里便是雁门,姑娘,那长城就如此不堪?他们怎么守的?”

“将军好!难道您认为存在一道无法逾越的长墙,能彻底封住了所有的道路,逼得瓦剌必须不顾死伤的强攻大同(还有宣府)才能通过么?更何况有人带路”

而事实上在正统年间外长城还根本没修完啊,并且即使修完了一道长墙就能挡得住瓦剌大军么?

并且,也先攻打紫荆关走的是大同防区内的阳和口,阳和距离大同城都有一百多里了,打下了阳和大军就能通行,干嘛还非得死磕大同城?

大同又不是正好硬生生死堵在瓦剌必经之路上不打下就无法通过的拦路关卡。并且大同一带地势宽阔平坦,并不是延绵不断的山地上的狭小山口,并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地形,而阳和口更是几十里平坦宽阔的豁口。

早早在土木之变前大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