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饿疯了 (第1/2页)

芝麻,又称胡麻,是重要的油料植物,胡麻油晶莹透彻、鲜香醇厚。

自汉时引入中原就在民间大规模种植。这个是大吃货张骞出去拿来的。进来就成了一种军需品。不光用来吃,还是重要的火油。

姬云玩投石车发射的火弹,用的就是芝麻油。香喷喷的石头。就是有点烫

《三国志》中就曾记载曹魏满宠镇守合肥时,曾用军中麻油灌松枝为炬烧毁孙权的攻城器具,从而击败东吴。也侧面证实了三国时期,麻油已经进入军营。胡麻中含有蛋白质、芝麻素、维生素E、软磷脂、蔗糖、钙、磷、铁等矿物质。在肉制品相对匮乏的古代,胡麻油对提升伙食中菜蔬口感色泽,维持军队战斗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权自将号十万,至合肥新城。宠驰往赴,募壮士数十人,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射杀权弟子孙泰。贼於是引退。《三国志·魏书第二十六》

后世中国军队最钟爱的军粮大饼出现时间比较晚,汉朝时期中国才有烧饼,在民间也是偶尔食用。

军队出征一般更喜爱干粮和熟食为口粮,到唐宋年间,烧饼大饼成为军粮。唐朝为可以对抗突厥,回纥等等各种北方和西北方游牧民族,建立起一支饮食居止一同突厥的骑兵部队。减少后勤运输,携带干粮辅以渔猎畜奶,长途奔袭,万里转战

秦军规定,高强度工作,早饭半斗小米,晚饭三分之一斗小米。站岗等任务,早晚各三分之一斗小米。汉军规定,从事重体力活动士兵,一个月2石9斗3升粮食,食盐3升。唐朝规定一名士兵一天发2升粮食为口粮

唐军出征宴会则非常丰富,必有酒肉。酒酣拔剑起舞,鸣笳角抵伐鼓呼。丝竹之类的乐器是不可以使用的,那会让士兵锐气沮丧。

出征宴会食谱包括:一人2升酒,2斤牛肉,5合白米,2张薄饼,馒头1枚,蒸饼1枚。散子一枚,食羹三合,菜5两,还有牛羊的头肉和蹄子,酱羊肝,酱猪肝,盐三分之一合,酱半合,姜1两,葱3两,醋一合。当然了,回去后犒赏大宴也不多让

最早的军粮做法实际是煮粥,宋朝以前,一般炊具都是陶器,极少有铁锅。陶器最适合煮粥,而不适合炒菜。夏商周三代都是煮小米粥,而是还是菜粥。需要在粥里加入各种野菜,野果,豆类甚至是放入肉类的肉粥。

军队一到饭点,就架起铁锅熬菜粥喝。只是那时的粥非常稠,称之为厚

五人为一伍,十人为一什,一灶十人饭,做饭就是瞎煮完事

三国时期,马谡不听“依山傍水安营扎寨”的正确意见,执意驻守缺水的山顶;不料,被魏军重重围住,久困无水,失去街亭

扎营地点有水源是最好的。这一个水源,让姬云发现了金矿,平叛大军就地把这里全部包围了。

姬云受不了。饼子也锅里煮。什么玩意儿这是

从正月凑活到闰三月的第一个三月末,等着回长安肚子就好过了,现在还得继续天天吃军粮,也就是糊糊,啥玩意都是扔进去煮了完事。毫无味道可言。

那玩意就是煮,味道像屎,样子为什么也非得搞得像屎?

眼看归期无望,军中又都是大老粗,军中主要都是右武候的人,关中子弟。他们总算明白为啥长安城里的姬云叫厨子侯爷了

给姬云做饭的胖厨子开始了挨揍生涯,一边挨揍一边快乐

李世民接到尉迟恭的急报,姬云发现金矿,请示建寨保护,另外需要尽快来接手探矿开工

而姬云给的信就混蛋了点,说什么这地方鸟不拉屎,屁玩意没有,要求有酒有肉,最好有美女来养眼。还要朝廷报销

这让李二揪下好几根头发,这不扯淡吗?谁不知道最好吃的是你家做的饭菜,最好的酒也是你家的,还报销?摆明了是讹钱

不管了,先凑合吧

李二立即召集三省六部以及少府寺议事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一众官员看着一堆托盘上的宝贝:每个上面都有竹筒,上面都写着日期,里面是分量不一的金沙颗粒

唐人就不能看见这金灿灿明晃晃的东西,尤其是听到皇帝说发现了金矿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拉倒吧,没空!这帮人全都开始吵吵起来

尤其是少府寺,工部,户部,吏部,都快打起来了

少府寺---掌宫中服饰衣物、宝货珍贵之物(明始废),也是管经济的机构,但是,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