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加封吴王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可我们用什么方法将他逐出去啊?” “先看他的下一步动作,总之,吴王绝对不能待在长安。”长孙无忌摸着下颚的胡须,眼神带有一丝不安地说道。 “太尉,下官能斗胆问一句,这吴王究竟有何地方能威胁到我们?” 褚遂良一脸疑惑地问道,向来他都有些不明长孙无忌为何看吴王就像看妖孽一样,甚至欲不顾一切下手将其除掉。 “因为他是前朝余孽,他的身上流淌着隋炀帝的血液。” 长孙无忌毫不忌讳,直截了当地说道。 褚遂良“……” “我们推翻隋朝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消灭这些前朝余孽吗?大唐是新朝,新朝就不应该存在旧的东西。” “那司徒一家算吗?”褚遂良有些好笑地问道。 “我说你这人怎么不懂得变通啊!” 长孙无忌简直无语了…… “可下官说的也是事实,我们欲对吴王不利,司徒不见得会撒手不管吧?” 长孙无忌…… “司徒……司徒……” 听褚遂良这么一说,长孙无忌硬是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来。 因为正如褚遂良所言,欲对吴王不利,邓宏绝对不会撒手不管,而以邓宏的权势,绝对是一道跨越不过的鸿沟。 “此事容我再议。” 长孙无忌也是暂时没办法,只能先容忍吴王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串两天,不过他心中还是没有放下这根悬在心中的刺。 另一边,杨太妃寝宫内,杨妃得知李恪留在长安,邓宏并不反对后,十分高兴,有了邓宏这个实权派的帮助,他们这对孤儿寡母总算是能真正的母子团聚了。 同样担心李恪的还有义宁。 邓国公府,邓宏这几日心情不错,正悠哉悠哉地躺在院子里晒太阳,义宁却不安地走过来。 “夫君,恪儿留在长安会不会有危险啊?” 往日从邓宏口中,义宁也了解到了一些朝中的事情,吴王对于那些大臣来说,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样,随时都会要他们的老命一样,作为李恪唯一的姨母,义宁自然是不希望他出事的。 看着一脸担忧的义宁,邓宏倒是表现得很平常。 “夫人勿忧,有我在,保吴王无忧,实在不行,等过几年为夫打下倭国后,让吴王去倭国当个倭国国王也行嘛。”邓宏不假思索地笑道。 义宁“……” 说完,邓宏又叫来长乐。 “长乐啊,你说你都这么大的人了,整天跟你娘在家里也不是事啊,有没有相中的人家啊?”邓宏一脸宠溺的问道。 “没有。”长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我不想嫁人,我只想陪在爹爹和娘亲身边。”长乐一脸傲娇地说道。 “你程伯父家挺不错的呀。” “爹爹,你怎么老是想把女儿赶出去啊,女儿不想那么早嫁人。” 说罢,长乐扭头就回到了屋子里。 对此,邓宏也是束手无策。 这丫头,多多少少继承了自己现代人的性格,不过这在古代,多少是有点桀骜不驯了,不知道的还以为邓宏教女无方呢。 太极宫内,李治再次召见了吴王李恪。 “吴王啊,先帝在位时,曾多次夸赞你的才干,朕也认可你的能力,如今,承乾被废,你是朕实际上年龄最长的兄长,朕有意留你在京为宫,你我一同扞卫先帝的基业,你意下如何?” 和长孙无忌忌惮李恪能力不同,李治明显重视的是李恪的才干,在他看来,吴王和自己都是先帝的子嗣,他万万不会有非分之想。 李治是一个重视亲情的人,别的帝王往往登上帝位后,就会对曾经一母同胞的兄弟极尽打压,可李治仁孝,甘愿与兄弟们同富贵。 “陛下,只怕如此,会惹来朝廷非议。” 对于李治的好意,李恪内心是感激的,但李治如今刚登基,在朝廷的威严还没树立,他担心这样做,会惹来朝臣们的一致反对。 “这你就不用管了,朕自有主张。” 经过和邓宏的一番谈论后,李治明白在朝堂上树立自己的威严是有多么重要,身为帝王,如果无法震慑群臣,何谈治理天下,连肉眼可见的朝堂都管不好,那天下岂不乱了套。 想当初李世民在时,一个眼神都可以震慑那些非法之徒,那是千古帝王与生俱来的气质。 “臣遵旨。” 李恪见李治如此镇定,也不再担心,这些年来,他将自己的封地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但其实,李恪更想留在长安,只是当初受太子承乾和魏王泰夺嫡影响,李世民不得不将其外放封地。 如今,新皇愿意将自己留在长安,又有邓宏的支持,李恪能和母亲团聚,更是求之不得。 “好,朕好久没有和吴王兄饮酒了,今日王兄就陪朕饮一杯吧。”李治笑道。 “臣遵旨。” 次日朝堂上,李治正式加封吴王李恪。 “圣旨: 大唐皇帝令,吴王李恪,自贞观年间就封以来,克勤克俭、仁孝礼治、忠于社稷,深得朕心,特授开府仪同三司,拜为司空。” 圣旨宣读完毕,李治一脸平静地观察着群臣,群臣则是满脸哗然,尤其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门阀士族更是个个一张老脸震惊得发黑。 长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