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组建亚洲联军 (第1/2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贞观五年春,大唐内外四海升平,在贞观君臣的共同治理下,整个大唐都在欣欣向荣地发展,天下子民们愈发期盼盛世的到来。 亚洲各国眼看大唐俨然已经成为亚洲第一强国,碍于大唐的威严,各国再次派出使节前来朝贡。 百济、新罗和高昌等国更是国王亲自前来朝拜,带来的礼品更是数不胜数,新罗甚至一次上贡100名新罗美女,只为祝贺大唐皇帝李世民生日。 看着这万国来朝的盛景,邓宏也是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这排场,简直远超后世的漂亮国啊,这一刻,在邓宏眼里,大唐俨然成为了世界的主宰。 甚至于有些小国被大唐的繁华彻底震惊,愿意献土献地,只求大唐皇帝能派兵去接管他们的城池,让他们也成为大唐的一部分。 面对这些小国的恳求,李世民心动不已,刚想将他们的国印收入囊中,就被魏征出言谏止。 邓宏看得出来这些小国是发自内心的想成为大唐人,但眼下确实还不是时候,诚然这样可以兵不血刃扩充疆土,但被那些不愿意加入大唐的国家看在眼里,却会认为大唐迟早会吞并他们,就会和大唐离心离德,这对当下大唐发展十分不利。 面对吃到嘴的肥肉,李世民强忍不舍,只能忍痛拒绝。 那些诚心归顺的国家见大唐皇帝不愿意收纳他们,一脸失落,而那些不愿意献地的国家却乐不可支,纷纷站出来称赞大唐皇帝仁德,这类国家以倭国笑的最开心。 最后那些愿意归顺的国家不甘心,于是纷纷联名上奏,表示要给大唐皇帝加尊号为“天可汗,”让大唐皇帝成为天下共主。 其他那些不愿意归顺的国家对此也没有意见,反正只要不献地都行,于是唐太宗李世民就这样成为了大唐第一任天可汗。 朝贡过后,各国的使节并没有急着回去,而是沉迷于大唐的繁华之中,倭国使者更是到处东张西望,把他们所有能看见的东西,比如建筑、街道布置、衣服样式等全部记录下来。 半个月后,正当各国使臣按规定准备依次归国时,陇右六百里急报突然送抵长安。 皇帝李世民看了一脸不悦,急报上是龟兹国的求救信。 上面写着1月15日,大食突然率七国联军进犯西域,攻龟兹3城,还威逼西域诸国向他们臣服。 这不是赤裸裸打皇帝的脸,挑战大唐亚洲第一强国的权威吗? 李世民立即召集群臣议事,半数以上的群臣希望寄谈判解决问题,理由是大唐还在恢复中,不宜对外出兵,只有不到三成的大臣希望出兵,维护大唐的权威。 事关朝廷的威严,李世民再次彰显了他勇武果断的一面。 “休要再论,此事事关朝廷权威,朕决定任命李积为陇右道行军总管,节制西域诸国军队,反击大食联军。” 群臣见皇帝都发话了,也不敢去找不痛快,此事就此作罢。 下朝后,李世民将邓宏、侯君集、尉迟恭三人召去商讨。 宫殿内,皇帝不发话,君臣四人都默不作声。 片刻后,李世民开口道: “诸位爱卿,对于大食联军来犯,诸位可有长远的对策?” “臣建议加强陇右诸道的军事力量,将战略重心转移到西部边界去。”侯君集常年领兵在外,对于大唐西部的局势很是了解。 “嗯,潞国公常年都制陇右,加强陇右的军事力量十分有必要。”侯君集是李世民很看重的心腹,对于他的话李世民也很认可。 “吴国公怎么看?”李世民将视线转移到尉迟恭身上。 “陛下,臣认为在现有的军队制度上还要进行改革,主要强化军士的身体素质和战斗力,武器上也需要改进,打造出比敌人更先进和强悍的武器,唯有如此,我大唐对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尉迟恭属于那种冲锋陷阵的将领,经常和基层将士接触,让他对于军队的状况十分了解。 “好啊,吴国公的建议也很好,我大唐的军队是得从里到外整治一遍。” “冠军侯,你有什么建议呢?”李世民最后问到邓宏。 邓宏沉默了一会,开口道: “臣认为应该组建一支亚洲联军。” 邓宏话说完,李世民和尉迟恭三人都不约而同看向邓宏。 亚洲联军? “你继续说。”李世民对邓宏的言论见怪不怪,这家伙总是能捣鼓出一些新玩意来。 “陛下,臣觉得我大唐的军队太单一了,除了骑兵就是步兵,而现在看来,外界已经属于是多兵种配合作战,比如欧洲诸国联军和大食联军等,他们似乎在集各家所长而强化自身,长此以往,这对我大唐十分不利。” 邓宏话说完,侯君集就表达了不同意见。 “欧洲诸国联军和大食联军看似强大,但并非铁板一块,战时若不能协同指挥,那就是破绽百出,一击即破。” 侯君集说完,李世民和尉迟恭也深有感同,就连邓宏也暗叹不已,这大唐的将领个个军事造诣都比自己高,若非自己来自后世,知道的东西比他们多,还真没资格与他们站在这里论事。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