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姚崇任相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太极宫内,李隆基迈着缓慢的步子一步一步靠近那个自己梦寐以求的位置。 每靠近一步,李隆基的心情都会激动一分。 他摸了摸龙椅的把手,随后缓缓坐了下去。 李隆基缓缓闭上眼睛,脑袋里仿佛出现了历代唐皇登基的画面。 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父皇,然后便是自己…… “恭贺陛下。”就在这时,高力士走了进来,一声陛下,却是让李隆基回味无穷。 以往别人尊称自己为殿下,如今,别人又尊称自己为陛下,仅是一字之差,却是有着天壤之别。 李隆基起身,朝着高力士说道: “我这不是在做梦吧?” 高力士笑道: “陛下,这不是梦。” 李隆基打了打自己的脸,忽感疼痛,随后大喜: “哈哈哈,属于朕的天下来了!” 次日,27岁的李隆基在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并改年号为开元元年,大唐,这个辉煌的王朝,在历经了十几年的动乱后,终于迎来了崭新的时代。 兴家堡,114岁的邓宏在二女的服侍下,穿戴好了崭新的朝服,今日,是李隆基登基后的第一个朝会,就连邓宏也满怀期待。 历史上的开元盛世,那真是一个万人敬仰的时代。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怀揣着对新时代的期盼,邓宏忍不住念叨起了杜甫的诗句。 香兰和淑婉在一旁替邓宏整理朝服,也不禁对邓宏的才华感到敬佩。 “大人真是才华横溢啊!”香兰笑道,经过这些时日的接触,二人对邓宏也不再感到那么敬畏,而是多了一丝亲近。 闻言,邓宏尴尬摇了摇头。 “好了,你们没事就出去逛逛吧,我要上朝去了!”邓宏吩咐一声后,便离开了院子。 大明官外朝含元殿,大臣们以宰相为首,按官职品级依次进入殿内,然后依次站好。 邓宏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朝服,他身为谏议大夫,站于文官队列的第五排,在六部尚书侍郎的后面。 不一会儿,新皇李隆基迈着沉稳的步子,来到了含元殿。 他俯视着下面的臣子们,脸上装满了兴奋。 见皇帝到来,文武百官一齐行礼。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整齐划一地躬身拜了下去,李隆基坐于龙椅上,大手一挥: “众卿平身!” “谢陛下。” 众臣行礼后,随后回到自己的位置坐好。 待众人坐好后,李隆基这才出声: “朕顺天应命,接受太上皇传位,今日朕新登大宝,理应普天同庆,各卿皆有赏赐。” 随后,李隆基挥了挥手,一旁的太监当众拿出圣旨念了起来。 “大唐皇帝敕令: 朕顺天应命,继临皇帝尊位,幸赖于太上尊皇之恩,君权神授之福,赖有今朝,理应普天同庆,特免天下两年赋税,德布九州之民,俾此。” “陛下圣明。”圣旨念完,朝堂上顿时响起百官们的一众马屁,李隆基听着臣子们的马屁,神情沉稳,并没有迷失其中,这一切都被后面的邓宏看在眼里。 普天同庆后,自然是该晋升臣公,新朝就应该有新气象,升职加薪更是每一个臣子的期盼。 而宰相,自然是百官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岗位,在此之前,李隆基早已有了心仪的人选。 他看向姚崇,随后让太监念出自己早已拟好的圣旨。 “姚崇接旨。” 太监轻声念道,闻言,姚崇不敢怠慢,立即起身跪下接旨。 “臣姚崇接旨。” “大唐皇帝敕令: 中书令姚崇为人正直、贤德无私,入仕以来,政绩颇丰,敢于犯颜直谏,当为百官表率,今特晋其为同中书门下三品,位列宰辅,俾此。” 圣旨念完,众人都为姚崇的升职而感到庆幸,可唯独姚崇却面色复杂。 下一刻,他说出了一句让朝野哗然的话: “臣姚崇叩谢陛下隆恩,但臣德薄才疏,愿陛下收回成命。” 闻言,举朝哗然,李隆基更是面露难看,就连一旁的宋璟也是疑惑不已,唯独后面的邓宏就像看戏的没事人一样。 “卿为何不受?”李隆基面露不喜地问道。 姚崇回道: “德薄才……” “朕观众臣,唯你堪当相位。”姚崇还想拒绝,便被李隆基打断,只不过,此时的李隆基脸色已经很难看。 刚登基,姚崇就似在打他这位皇帝的脸。 下一刻,见陛下不喜,姚崇这才做出一丝让步: “臣任相可以,但陛下得答应臣十件事。” “你……”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纷纷暗地里指责姚崇不尊君父,李隆基更是十分恼火。 最后,他还是强压住了内心的怒火,对姚崇说道: “你讲。” 只是脸色仍然十分难看。 看着发生的这一幕,邓宏不禁闪过一丝笑意,这一幕,与当年魏征怼李世民何其相似,只不过与魏征相比,姚崇终究是胆子小了一点。 闻言,姚崇这才道: “这十件事分别是为政先仁义、不求边功、中官不预公事、国亲不任台省官、行法治、租庸赋税之外杜塞贡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