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好一个临淄王李隆基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静。” 众人争执不断,小太监站出来一声,全场便肃然鸦雀无声,大臣们各自回到自己的队伍坐好。 待众人安静下来后,李显才认真说道: “朕本欲宽恕于邓家,奈何诸卿大都不同意,如今,邓家有高祖、太宗、高宗的丹书铁券在手,足以证明,列祖列宗亦愿意饶恕邓家,因此,邓家的死罪尽可一免。” “陛下,这……” 闻言,宗楚客忙站出来道,但随即被李显当场打断。 “但谋反自古以来便是大罪,邓家虽有丹书铁券在手,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念及邓继业夫妻常年功于社稷,便免他们一死,罚去为先帝守陵吧!” 话音刚落,赵国公长孙延当即带人起势。 “陛下圣明,此举上合天意、下附民心。” 李显旋即道: “至于右营将军邓承弼,就杖其一百,为先帝守陵三年,贬于剑南充军吧!” “陛下,邓承弼罪大莫及,纵然邓氏死罪可免,可邓承弼……” “好了,朕心已决,断无更改。” 李显当即不悦道,见皇帝震怒,宗楚客无奈退回了班。 脸色极其难看,剑南那是朝廷驻军重地,把邓承弼贬到那里去,是赏是罚是个人都看得清…… 长安大狱内 邓继业正与妻子上官婉儿静坐于房内,而邓承弼则独自关押于另外一间房。 片刻,传旨太监缓缓来迟,宣读了李显的圣旨。 闻皇帝欲放过自己一族,邓继业百感交集,当即想入宫面圣,却闻李显永世不想见自己。 “老臣愧对吾皇陛下……” 邓继业仰天长叹,随后,邓氏一族被尽数释放。 韦后宫中,一众党羽头低得磕在地上,韦莲儿指着众人骂不绝口。 “一群没用的废物,吾要你们何用!” 韦莲儿仰天怒吼,本以为胜券在握,邓家必灭,没曾想,都这种大逆不道的罪行了,邓家还能险象环生…… “看来皇帝果乃不是明君,他已经昏聩到无可救药了!” 韦莲儿怒气之下,丝毫不掩饰对李显的不满,当即破口大骂…… 至此,韦后对李显仅存的一丝爱意也在此刻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埋藏在心底的埋怨与恨。 至此,针对韦后一族的景龙政变草草结束,武氏一族被太子李重俊覆灭,邓氏一族虽然得以依靠邓宏的丹书铁券免于一死,但李显迫于无奈之下,还是废除了邓家的国公之位。 邓继业夫妻被罚去为高宗皇帝与舒贤皇后守灵,而邓承弼也被贬为普通军士,发配剑南参军。 至此,韦后势力非但没有受到打压,反而更盛,皇帝李显也在她的一步又一步密谋中渐渐被架空。 景隆二十五年,因临淄王李隆基与前太子李重俊交好,因此,韦后担忧不已。 于是,韦后便替皇帝李显草拟诏书,封临淄王李隆基为卫尉少卿,全族奉天子召入朝为官。 临淄相王府外,几十驾马车依次缓缓驶离城外。 “唉,看来本王这逍遥王爷终究是做到头了!” 李旦回头望了一眼自己居住了几十年的王府,眼里充满了太多不舍,此次奉召入朝为官,自己还被封为了太尉。 那是自己舅爷爷长孙无忌和老师邓宏才有的殊荣,可这殊荣背后,将是担惊受怕的生活和无穷无尽的软禁…… “父王,这有什么好留恋的,区区临淄有何作为,说不定到了京师,我们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见父亲愁眉苦脸,一旁的李隆基遂笑道。 和父亲不同,他对长安却是充满了向往。 在临淄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整日吃穿不愁的王公子,但李隆基却不想要这样的生活,他的脑海里,一直装着一个人的身影和他说的一句话。 “小小年纪不学好,将来如何成就大事。” 过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李隆基,心中同样拥有着建立丰功伟业的宏愿,虽然,这个梦想有点脱离于现实…… 一个月后,相王李旦一家抵达长安。 李显本欲与自己这位多年未见的胞弟一叙,但却连宫门都难以走出。 宫内的所有人,都被韦后换掉,而自己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就连朝政都被妻子所把持…… 次日,李隆基正式开始了自己生平第一次上朝。 妻子王氏为他整理衣冠,还未在家里过早食,李隆基便早早离开家门,赶往了宫内。 看着陌生的长安,李隆基释放自我地呼吸着这里的空气,同时,也对那座雄伟的大明宫充满了无尽的向往。 带着对皇权那至高无上的崇拜,李隆基充满憧憬跟随着众人快步踏进了大明宫内。 群臣按部就班站好,今日不逢十五,公卿贵族、皇室宗亲队列少了许多人。 不多时,正当李隆基以为皇帝李显会亲自登朝时,一身黄衣的韦后却在宫女和太监的簇拥下,登上了原本皇帝才能坐的皇位…… 见到韦后,众臣立即行礼,唯有李隆基仍然一脸疑惑。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