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年轻气盛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太尉,如此一来的话,我们势必将宗室之人全部得罪了!”中书侍郎来济有些惶恐不安地说道。 “哼,这些忤逆犯上的罪臣,必须一网打尽,我长孙无忌受先帝托孤之恩,岂能坐实他们谋夺先帝辛苦打下来的江山。” 长孙无忌手握长剑,恶狠狠地说道,向来,长孙无忌对李渊的那些庶子和李世民的那些庶子就看不顺眼,凡是能够威胁到他外甥和自己利益的,他都想打击。 “太尉说得对,不能心慈手软,一定要一次将宗室之人彻底拔除,这样朝廷才能安稳,想想你们及你们的子孙,是要一个世袭封荫的前程还是明日人头落地,你们自己选择。” 褚遂良也站了出来鼎力支持长孙无忌。 作为先帝的四大托孤大臣之一,褚遂良向来就和长孙无忌是一条心,因此,他们拧成一股绳,话语权一直力压中立的李积和孤军奋战的邓宏一头。 “登善说得对,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心慈手软,否则,将大权放任给宗室之人,不但你我官位不保,就连皇帝也会遭危及。” 长孙无忌再次拱火道,这次如果能将宗室之人彻底铲除,那他的权力将会在朝政上一家独大,到时,即便邓宏手握军权,也无法和他抗衡。 要知道,在唐初,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度,他长孙无忌如今也掌握着四个折冲府的将领,府兵在唐初是主力军队的骨干,虽说不能与邓宏所掌握的玄甲军相比,但也能应对一般的冲突。 “好,既如此,下官唯命是从。” 见二人如此有信心,来济当场表态。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于志宁站出来问道。 “暂时不要轻举妄动,我相信要不了多久,房家就会露出马脚。”长孙无忌得意地笑道。 另一边,邓宏大军经直道出凤阳入陇西,西部军区各府兵马纷纷赶来和邓宏的主力大军汇集。 十天后,大军抵达敦煌,邓宏下令大军驻扎于敦煌与瓜州之间。 帅帐内,邓宏就突厥大军进犯一事展开商讨,邓破奴被任命为自己的亲卫,负责看守帅帐。 看着别人坐着商议,自己却只能拿着长矛站岗,邓破奴一脸的不服气,但邓宏却丝毫不理会他的小情绪。 “诸位,据哨骑回报,阿史那贺鲁的突厥骑兵一直围绕边境城镇展开袭扰,敌军经常小规模出击,不利于我步军作战,本帅决议,此次作战,全权由骑兵展开攻击,步兵则全力配合边防军守城,以作后援。” 邓宏看着桌案上的地图,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大帅说的是,突厥人总是小打闹,根本不想与我军正面展开决战,这是想袭扰疲惫我军,末将认为,我军应当主动以骑兵出击,寻求正面击破贺鲁主力。” 王玄策十分赞同邓宏的策略,想当初,他在中天竺时,正是借了七千泥婆罗骑兵,就一战斩首敌军三千余级,敌人的步兵被王玄策赶到河里,光被淹死的就多达一万人,因此,王玄策对骑兵可谓是十分看重。 “末将恳请率领骑兵进行突击,此次,我们的骑兵共有三万多人,并且武器远好于对手,如果放开手好好打一仗,定能使敌人元气大伤。” 执思失力作为当年颉利可汗的心腹大将,指挥骑兵的作战经验极其丰富,这也是邓宏特意带他来的原因。 要知道,大唐并不缺乏能征善战的将领,能参与一次数万规模的大战,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并不是每一位优秀的将领都有机会参战。 邓宏看着战意高昂的诸位部下,心里也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好,那就……” “父亲,孩儿不想当卫兵,孩儿也想去前线杀敌。” 邓宏刚想下达军令,邓破奴就走了进来说道。 “滚出去!” 邓宏一声怒吼。 “冒冒失失的,成何体统,这里是军营,不是你邓家。” 邓破奴没想到,自己竟会因为一句话,就遭来父亲的怒斥,但他又不敢顶撞邓宏,只好委屈地退了出去。 众将领看着一视同仁的邓宏,纷纷心生敬佩。 “传本帅将领,薛仁贵、王玄策、执思失力和尉迟宝琳四将,随本帅统领三万骑兵先行出发,其余各路府兵在各自都尉的率领下向边境靠拢,各军遇紧急情况不必请示本帅,可商议后自行决断。” 这么多年来,邓宏行军打仗讲的就是一个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些,他麾下的部将早已适应了邓宏的指挥。 “末将等谨遵帅令。” 在敦煌休整三日后,邓宏率领三万骑兵向边境开去,一路上,邓破奴心烦意乱,一副受了极大委屈的样子。 邓宏看着他,不由有些好笑。 “年轻人,年轻气盛是好事,但气盛过头了就会死无葬身之地!”邓宏看着儿子,教导道。 可邓破奴却一副不服气。 “孩儿只是想去前线杀敌建功而已,这么多年来,我勤奋刻苦的练功,正是为了今天,难道父亲大人不想让孩儿做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吗?” 邓破奴一脸不服气地看着父亲,这是他第一次如此强烈的顶嘴邓宏。 “练功是练功,打仗是打仗,战场上厮杀岂是孩童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