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人哪去了?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公子,将来显儿如果去了,能把我葬到洛阳去吗?”突然,显儿神情有些低落地开口道。 “快呸呸呸……你在说什么胡话呢?”邓宏有些气馁道。 “不,显儿说的是真的,我和妹妹从小被卖到飘香楼,又跟随夫君在长安生活了一辈子,但显儿的父母都在洛阳,将来死后,显儿想葬在故地。” 显儿一脸认真地看着邓宏,邓宏知道,她是想家了。 “好。” 虽然邓宏不喜欢听见这些话,但还是点头答应了她,见此,显儿脸上才露出了笑容。 次日上朝,邓宏一副神气淡然的样子,却是看得李治有点心虚。 下朝后,李治便召见了邓宏。 “老臣参见……” “爱卿免礼。”邓宏还没说完,李治就打断了他的行礼。 “不知陛下召老臣来何事?”邓宏神情淡然,不卑不亢地看着李治说道。 李治见邓宏似有心事,但却又猜不出他的心思,于是立马讨好邓宏。 “这不是最近西域又进贡了一些葡萄吗,正新鲜呢,朕第一时间就想到邓国公喜欢吃葡萄,所以特召爱卿来,一起品尝。” 说罢,李治挥手示意宫女们将葡萄端了上来。 邓宏看着眼前的葡萄,确实新鲜,但今天他却是没什么胃口。 “臣谢陛下挂怀,但陛下每次都赏,这让臣诚惶诚恐,不妨我们还是谈正事吧。” 为了给皇帝小儿一点面子,邓宏还是随手抓了一颗递进了嘴里,内心虽然对李治昨日的行为不满,但嘴上却还是喊着很甜。 “甜就好、甜就好。” 李治见邓宏愿意给自己面子,倒也放松了几分。 “爱卿看看这份倭国呈上来的奏章。”李治从桌案上拿起一份奏章,递给了邓宏。 邓宏有些疑惑,接过来看了一眼后,发现这是身在倭国的汉王李元昌上书新皇的。 奏章上面大概的意思是,李元昌在倭国实在待不习惯,恳请新皇看在自己是叔叔的身份上,召自己回来,自己愿为一普通百姓尔。 “朕记得当年流放废汉王元昌是先帝和爱卿商议的,此事爱卿以为如何?” “不可。”邓宏不假思索地说道。 “废汉王乃是谋乱的罪臣,谋逆乃是大罪,如果陛下要赦免废汉王,那身在黔州的前废太子又该如何处置?”邓宏一脸严肃道。 这李元昌本就是当初他和李世民商议后,流放到倭国去的,其意就是让他死在倭国,将来好有个出兵的理由,如果召他回来,岂不是少了一个正当的出兵理由。 “可倭国对此颇为不满,为此还多次上表大唐,要求朕召回李元昌。”李治有些无奈地说道。 对此,邓宏倒是觉得没什么。 “陛下,倭国自先帝驾崩以来,便停止了对我天朝的朝贡,如今又与百济活动不断,意在图谋新罗和高丽故地,此等狼子野心,还望陛下早日决断。” “嗯,爱卿之意朕也知晓,倭国是先帝纳为的必征之国,待时机成熟,朕自会发兵,到时,还得靠爱卿全权统兵啊。”李治看着邓宏,如今要说统军作战,他和李积绝对是第一人选。 “为使子孙无忧,大唐江山安定,臣愿亲征倭国,即使战死沙场也无怨也。” 邓宏信誓旦旦地说道,提起倭国,他的好战意志瞬间飙升到巅峰。 “好。”李治满意地点了点头。 “对了。”突然,李治又对着邓宏说道: “爱卿以为苏定方此将如何?” 听见李治提起了自己多年未见的兄长苏定方,邓宏倒是有些想念他了。 “陛下,此人贞观四年曾参与了灭亡东突厥的战争,我与他曾一起并肩作战过,平心而论,苏定方是一位十分优秀,百年难得一见的统帅。”邓宏言语之中,皆是对苏定方的赞赏。 见大名鼎鼎的邓国公对苏定方竟有如此高的评价,李治也不免生起了爱才之心。 “苏定方此人常年坐镇安西,经常与大食和西突厥等强敌作战,朕想召他还朝委以重用,爱卿以为如何?” “如此甚好。” 听闻皇帝要召苏定方回朝,邓宏也为这位兄长感到高兴,贞观时期,他并未得到太大的重用,现如今,该是他崭露头角的时候了。 两人就朝内外局势聊了许久,直到天暗了,邓宏才准备出宫。 “陛下,老臣告退了。” “记得带上葡萄。” 邓宏刚想走,李治就叫住他。 邓宏看了一眼葡萄,嗯,确实新鲜,不要白不要。 “陛下,大唐以孝立国,治国理政固然重要,但坚守初心、牢记仁德方为圣君。” 邓宏拿走了葡萄,还不忘教训一下李治。 邓宏走后,李治对他说的话疑惑不已。 “难道他又?” 想到这,李治都有些惧怕邓宏了,每次邓宏说这话,都能让他感到心惊。 “不对,也不可能,此事如此保密,邓宏怎么可能会知道。” 李治自言自语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