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少年求道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离别了大半年,又有美人在怀,当天晚上,邓宏难得睡了一个好觉。 而袁天罡也睡的很舒适。 在他们出征的日子,香兰和淑婉又请来工匠,在院子旁盖了一间小草屋,袁天罡回来,这才有了个像样的住处。 次日一早,邓宏又没去上朝…… 下朝后,李隆基又气愤地跑到王皇后那里诉苦去了! “这个邓宏,昨日朕才重赏了他,今日又不来上朝,你看他哪里还有一点社稷大臣的样子,他眼里究竟还有没有朕啊!” 李隆基对着王皇后就是一顿咆哮,怎料,王皇后却笑道: “陛下,臣妾却觉得邓宏这样的人很真实,他懒得上朝陛下就宽容一些嘛,让他休息一会呗!” “什么,他不上朝朕还要宽容他?”李隆基一脸诧异地看着王皇后,王皇后却说道: “陛下,别看朝堂上站满了这么多文武大臣,但真正能为社稷起到作用的又有几人?” “他们就算每日准点来到朝堂上,又与社稷何益呢?” “嗯(⊙o⊙)!”听着这话,李隆基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 顿了顿,王皇后又继而一本正经地说道: “而像邓宏这样的人,却是有真才实学的,这样的人,无论是上朝或是不上朝,他的本事都能为社稷所用,因此,他上朝不上朝已经不重要了。” “皇后,朕都被你带偏了!”听着王皇后的话,李隆基不得不承认邓宏的本事,但他又无语地表示,“可这是朝廷,不是集市,不是他想来就来,不想来就在家睡觉的,如果人人都像他这样,那朝廷的规矩置于何地啊?” “可邓宏就是那个不遵守规矩,却又能助陛下治理好国家的人。”王皇后继而说道,“贞观时期,那个邓宏不上朝,不也没有破坏朝廷的运行吗?相反,他的政绩还要优于别人,协助太宗做了很多影响深远的大事。” “那又如何啊?”李隆基嘴上这样说,但心里已经认可了王皇后的话。 你说得是…… 顿了顿,王皇后笑道: “陛下,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只要邓宏能认真为朝廷做事,他懒散一些,就让他懒散一些吧!” 被妻子这么一说,李隆基也就不再理会此事。 “随他吧!”李隆基无奈苦涩一笑。 顿了顿,他又看向王皇后的肚子: “皇后,为何你的肚子还没有反应啊,难道是朕不行吗?” 李隆基有些失望地看着王皇后的肚子,自己登基已有一年多,朝臣们整日吵吵着立太子。 可后宫之中,其他几位妃子都已有子嗣,却唯独王皇后尚未诞子,这不禁让李隆基感到了一丝焦急。 “这……” “陛下……” 听着这话,王皇后顿时有些焦急,见状,李隆基也知道自己说话有些压力了,于是笑道: “不急,你还年轻。” 闻言,王皇后这才稍微心安。 兴家堡,自凯旋归来后,邓宏与袁天罡的生活又归于平静。 二人又像往常一样,时而论道、时而比试。 经过近百年的积累,邓宏的功力已经无限接近于袁天罡,甚至是达到了袁天罡的水准。 至于对道法的领悟,邓宏这种后天学习的人自然是要略逊于袁天罡。 如今,李淳风已逝,青城山又只有杨宁一个人在那里,袁天罡也不急于回去,闲来无事,他便在长安城外摆了一个摊子,传授讲道。 他所讲的道义奥妙而无穷无尽,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庶民百姓,听了袁天罡的道义后,都会回味无穷。 再加上有皇帝亲封的天象大师这个身份在,一时间,袁天罡在长安周边的名声大震,不少信奉道教的人都跋山涉水赶来长安,只为亲耳听袁天罡讲道。 这日,袁天罡的小摊仍然人潮济济,袁天罡像往常一样开始传授道教的奥义。 众人听得栩栩如生,沉浸于其中无法自拔。 人群中间,一个约莫十五六岁的青涩少年被挤在人群中,他拼尽全力想要夺得前面的位置,但奈何周围的人人高马大,少年用尽全力,却是被挤了出去。 少年无奈,只好走到了一旁的城门下坐下,认真听着袁天罡讲道。 临近傍晚时,袁天罡讲道结束,少年这才迈着小腿儿回了城。 接下来的每一天,少年都会准时来听袁天罡讲道,但因为听道的人太多了,他每次都没有站到最前面。 直到这天,袁天罡收摊后,心有不甘的少年悄悄跟上了袁天罡。 少年一路尾随袁天罡来到兴家堡,他自以为躲藏得很好,殊不知,袁天罡早已发现了他的存在。 “小小少年郎,你要何处躲藏!”袁天罡笑出了声,少年知道自己的行踪暴露,这才走了出来。 “道长,恕晚辈无礼了。”少年躬身作礼。 袁天罡若有所思地看着少年,随后平淡地问道: “你跟随我何干?” 少年犹豫了一会,随后神情坚定地说道: “晚辈王少伯,听了道长的道义至今回味无穷,但我生来愚笨,多有不解之处,因此特来求道,还望道长不吝赐教。” “王少伯?”听见少年说出自己的名字,袁天罡却是眉头紧皱了起来。 “少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