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三辞而诏不许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李旦退位决心已定,邓宏也不再劝说,当天,李旦便将李隆基召进了太极宫。 此时,北方气温升高,进入秋天了依然很炎热。 殿内,父子二人享受着宫女的按摩,大殿内,还放着取凉的冰块。 李旦吃了一颗宫女递到嘴里的荔枝,随后看着李隆基说道: “三郎啊,这些天来,父皇身体欠佳,多亏有你处理朝政,朕才安心啊!” 闻言,李隆基挥手让宫女停止按摩,躬身向李旦说道: “这是儿臣的职责所在,父皇不必为此夸赞儿臣。” “欸!”李旦笑道: “做得好,夸赞也是应该的,你理政得当,深得百官拥护啊,此朕不及也。” 听着这话,李隆基却心里起了疑惑,他怀揣着一丝不安说道: “若是儿臣做得不够好,愿听父皇训下。” 聪明如李隆基,此时也不知道李旦嘴里卖的是什么葫芦药。 “不不不,你做的很好,做得很好啊!”李旦开怀对他说道,“父皇老了,近来啊多怀念高祖皇帝晚年的时光,晚年若能妻妾成群,儿孙满堂,我愿足矣啊哈哈哈。” 听着这话,李隆基哪还听不出话外之音,父亲这是想退位啊! 但李隆基不敢说,他回道: “父皇英明神武,社稷离不开父皇,还望父皇即日听政,以训示下。” “朕不去……” 李隆基“……” 李旦一改笑脸,一本正经地说道: “父皇要将这皇位传予你,这江山你可掌握得住?” 闻言,李隆基惶恐大惊: “父皇,儿臣绝无此意啊!” 见状,李旦挥手示意他放松心态。 “朕略懂天文历法,昨日朕观彗星出现,这是除旧布新的预兆啊!”李旦看着李隆基说道。 “除旧布新?” “嗯。”李旦点头,“再说了,你身为太子,将来这位置本来就是你的,如今,将帝位传给有德之人,亦能避免灾祸!” “父皇,儿臣……” “好了,回去吧,朕意已决,断不容更改。” 李隆基还想说些什么,便被李旦打断,见状,李隆基只好行礼退了出去。 出宫后,李隆基却是再也没有刚才的惶恐,取而代之的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与李旦不同,年少轻狂的李隆基对皇位说是垂涎欲滴也不过分,毕竟那可是君临天下,万人的主宰、九五至尊之位。 更让李隆基意想不到的是,父亲居然会提前退位给自己。 要知道,当年高祖皇帝之所以退位给太宗,那是因为被逼无奈,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的党羽子嗣被全部清除殆尽。 高祖也完全被架空,秦王权势滔天,他是迫不得已才让位于秦王。 而父亲不同,他大权在握,却是不迷恋于帝位,执意欲将帝位传给自己。 想历史上,多少君王和太子因为权力而互相猜忌,甚至是父子相残,英明如汉武帝和太子刘据,也避免不了父子相残的悲剧,可自己与父亲却是如此和谐,想到这,李隆基就不由得暗自庆幸。 回到东宫后,李隆基便招来陈玄礼、王毛仲、杨思勖、高力士等人入殿议事。 而太极宫内,李旦也将邓宏叫了过来。 “先生啊,你说三郎他真能治理好这大唐吗?” 李旦看着邓宏问道,不知怎的,他还是觉得李隆基终究是有点年轻气盛了! 虽然自己不想当皇帝,但好歹江山也得交与一个可靠之人。 闻言,邓宏沉默半晌,随后说,道: “会的,陛下放心,太子虽然年轻气盛,但假以时日,必会成为一代明君!” “先生,你作为未来之人,应该是通晓历史的,你万万不要骗朕啊!”李旦眼神诚挚地看着邓宏,听着这话,邓宏当即答道: “臣岂敢,陛下放心,有臣在,大唐万万出不了大乱子。” 邓宏肯定地说道,他骗了李旦,李隆基在位前期确实算得上是位难得的明君,至于后期,只要有自己在,杨国忠、安禄山、史思明之流,自己绝不会让他们兴风作浪。 “好,如此朕就放心了!”李旦看着邓宏笑道,他要的便是邓宏这句话,这李家的江山有邓宏这个传家宝在,虽不至于千秋万代,但至少不会短时间内衰败下去。 次日,李旦正式草拟了让位于太子李隆基的诏书。 他让邓宏作为了自己诏书的传达人,便是想给邓宏一个人情。 当天中午,邓宏便拿着李旦的诏书来到了东宫。 他也不急,就这样缓慢地走着,而东宫内,李隆基却是如坐针毡。 一旁的高力士见他着急的样子,遂劝道: “殿下勿要焦急啊,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沉住气。” 闻言,李隆基这才克制住内心的激动,“你说得对。”他努力平复心情,片刻后,邓宏也拿着诏书走了进来。 看着邓宏,李隆基再次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太子接旨。”尤其是邓宏念出这几个字时,李隆基更是激动得差点当场站了起来。 关键时刻,一旁的高力士立即拉住了他。 “殿下,请殿下上表推辞,虽然传位诏书已至,殿下仍需上表推辞,以杜绝将来天下人的诽谤; 所谓三辞而诏不许,而后受之,这样,将来才不会有人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