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听说你今日出门了? (第1/2页)

薛莹从永嘉侯府出来,见天色尚早,想起韩修齐前几日念着要吃杏花楼的红豆糕,便转道去了杏花楼。 接近年关,大街上也有了几分过年的气氛,空气中都弥漫着糖炒栗子的香味,流云见薛莹肚子都饿得叫了起来,只不解道:“太太留了奶奶吃晚饭,奶奶为啥要急着回去呢?” “傻丫头,等吃了饭再回家,齐哥也吃过晚饭了,这红豆糕就吃不下了,等到明儿再吃又不新鲜,少不得闹着非要吃一块,可不就积食了。”薛莹打发了流云下车买糕,挽着帘子往街上扫了一眼,就见一辆侯府的马车正从他们车旁经过。 马车的帘子一闪,薛莹好巧不巧就看见,罗姨娘正一脸肃然的端坐在里头。 对于这个罗姨娘,薛莹虽然跟她不熟,但也稍微听说了一些关于她的八卦。 听徐妈妈打探来的小道消息说,当年侯爷在和谢氏成亲之前,曾经也有过一段娃娃亲,对方是工部侍郎苏家的姑娘,可谁知道有一年黄河发大水,冲塌了两岸的河堤,工部被挖出监守自盗、亏空公款的事情来,苏侍郎蒙难,苏家一家老小男丁发配充军,女的没入教坊,这门亲事也就这么算了。 罗姨娘便是这苏家的表姑娘,因为在这世上无亲无故,老太太念在和苏家的情分上,便收留了她。 原本是想给她找一户好人家的,可后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侯爷把她收了房。 有说是侯爷醉酒,把他当成了苏姑娘,生米煮成了熟饭;也有说是罗姨娘原本就喜欢侯爷,早就存了做妾的心思,故意勾引的侯爷。 不管传言怎样,罗姨娘也算是在侯府长住了下来。可侯爷对她却不太上心,每每去边关也从不带着她,后来她便一心一意的在老太太跟前服侍了。 “那不是罗姨娘吗?”徐妈妈年纪虽大,眼神却好,也瞧见了马车里坐着的人。 薛莹点了点头,随口问道:“罗姨娘在京中有亲戚吗?” 徐妈妈边想边摇头道:“哪有什么亲戚,她本就是家里没人投靠苏家来的,后来苏家没了,就只剩下她一个,哪还有什么亲戚。” 薛莹心中正有些疑惑,马车的帘子一闪,流云已经买好了红豆糕,坐了上来,她便也不再去想,只嘱咐了车夫往侯府去。 * 马车刚到侯府,天就黑了,薛莹命人送了红豆糕去清安堂,自己则吩咐了厨房做些清淡的饭菜。 虽然她并没有太想管刘氏贪墨的事情,可这账本送到了谢氏的手中,事情却没有按预想的方向发展,还是让她颇有些感到意兴阑珊。 也许还是因为她仍旧是一个正直的现代人,对侯府这些藏污纳垢的事情容忍度有限,但她今日这一招借刀杀人,算是用错了地方了。 心里存着事情,晚饭就没吃几口,薛莹正预备让丫鬟收拾收拾,就听门外有人回道:“五爷回来了。” 前两日韩烨都是到睡觉的点才回房,今儿回来的这么早倒是稀奇,薛莹便开口道:“哟,不知道您这会子回来,没做你的饭。” 韩烨是个不讲究的,见还没收拾,便说道:“我吃你剩下的就行。” 他一边说,一边已经坐了下来,定睛一看,桌上却只有三菜一汤,连一点荤腥也没有。 一旁的流云解释道:“奶奶说今儿想吃清淡点,奴婢这就让厨房再给五爷添个菜。” “不用了。”韩烨大手一挥,接了流云送来的饭碗,把那三鲜豆腐汤舀了两勺盖在饭上,大口的吃了起来。 他今儿在外头跑了一天了,早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薛莹见他吃的香,倒是又勾起了几分食欲来,只吩咐下去道:“这会子现炒菜也来不及了,让厨房把中午做的肘子切半个来,再来一盘酱鸭舌。” 流云闻言而去,韩烨见薛莹面色缓和了不少,才放慢了吃饭的速度,问道:“什么事情让你不高兴了?” “还不是你让我办的事儿!”薛莹想起来就头疼,只揉了揉额角,把今儿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跟韩烨说了,又气鼓鼓道:“这可不是我不帮你,连你母亲都纵着她,我能怎样?祖母虽说是长辈,可如今也不会在这里长住,这事情让她出手也不方便,这后宅,再怎么也是你母亲说了算。” 韩烨听薛莹说完,神色却并没有多少变化,仿佛这都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 厨房的菜送了过来,他慢悠悠的夹了一块牛肉吃起来,缓缓道:“也许母亲是怕耽误明儿的正事,所以才不声张的。” “你瞧着你娘像是那么顾全大局的人吗?”薛莹反问道,一个遇到事情还要生气回娘家的娇夫人,不过就是年纪大些,也改不了她娇夫人的属性啊! 韩烨被薛莹说的无言以对,想了想才道:“你放心吧,就算账本的事情就这么过去了,总还有别的事情能让她露出马脚。” 薛莹轻哼了一声,扭头道:“那你可别指望我了,懒得管你家这些破事儿。” * 戌时初刻,清福堂廊下的灯已经熄了。 丫鬟送了安神茶进来,罗姨娘亲手端给了老侯夫人:“老太太,今儿我来给您守夜吧。” 老侯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