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嫡庶大课堂 (第1/2页)

老太太一回来,整个武定侯府都热闹了起来,刘氏向来是个嘴巧的,一进门就笑着道:“昨儿老太太一回来,晚上就下起了大雪来,可见老太太回来的巧,连老天爷都挑着日子下雪呢!” “我哪有那么大的福分,不过就是赶巧罢了。”老侯夫人笑着,见三孩子脸都冻得猴屁股一样,只心疼道:“快去次间暖和,你们两位姑母也在里面呢!” 薛莹就松了韩修齐的手让他自己走。 丫鬟过来替她们解了斗篷,露出穿在里头的夹袄。 薛莹穿了一件小狐狸毛的对襟褂子,一圈绒毛围着她纤细白皙的脖颈,漂亮的能发光一样。 “你这件褂子好看,就是这毛色有些杂,我有一件银狐毛的,等我让丫鬟找出来,你拿去改一件小袄,穿着肯定好看。”老侯夫人笑着说道。 薛莹有些受宠若惊,急忙道:“哪能要老太太的东西……” 老人家却很有兴致,笑着道:“好东西就是要拿出来穿的,都藏着掖着,最后还不是便宜了别人。” 她这话一说出口,自己都笑了起来,挽尊道:“算了,就当我便宜你了。” 薛莹便不好意思回绝,点头道:“那我就谢谢祖母了。” 丫鬟正好奉了茶来,薛莹就笑着捧了一盏茶递给老太太,举手投足之间,昨日的那只和田玉龙凤戏珠镯子便在手腕间若隐若现。 薛莹本不想戴的,可又觉得老人家送的东西,她连戴都不戴就收起来了,似乎有些失礼。 况且……之前她见孔氏也戴过几回的,总归不是只有她一个人有。 老太太见她戴着镯子,果然高兴,只笑着道:“这玉色正配你,瞧瞧你这白的,也不知道是怎么养出来的。” ……这大概也是薛家女能在宫中盛宠不衰的理由吧。 谢氏和沈氏的面上都淡淡的,这一对镯子的来处她们都知道,谢氏出身高贵,不屑争这些东西;而沈氏有自知之明,知道争了没用,三老爷作为老侯夫人的亲生儿子,老太太对她已经不错了。 但刘氏哪里知道这些……瞧见孔氏手上有的镯子,如今薛莹手上也有,忽然一股子闷气涌上胸口,只觉得气都喘不过来了。 那莹润的玉色,戴在薛莹白玉一样的手腕上,越发就显得刺眼了起来。 刘氏眉心微蹙,捏着帕子的指尖狠狠的绞了绞,就听门外有小丫鬟说话道:“老姨奶奶,太太和少奶奶们都来了,老太太说,今儿不用你服侍,你一路上也辛苦了,让你多休息几日。” 罗姨娘却还是进来了,恭敬的站在老侯夫人的身后,眉心低垂,仿佛这房里的热闹与她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刘氏心中的怒火就更甚了,她吸了一口气,偏过头去,竟瞧见博哥从次间冲了出来,走到了罗姨娘的跟前,抬起头一脸正色问道:“小姑姑说,你才是我的亲祖母,这是真的吗?” 罗姨娘淡漠的表情顿时就僵住了,一言不发的看着眼前的小男孩。 韩妙晴跟在博哥的身后,被长辈们这么一眼看过来,面上顿时就多了几分心虚,只支支吾吾道:“他……他说二伯母偏心齐哥……我就……我就跟他说……二伯母……又不是他的亲祖母……” 她是三老爷和沈氏的嫡幼女,掌上明珠一般,从小娇生惯养惯了,说话自然就没那么多忌讳。 沈氏气得狠狠的瞪了韩妙晴一眼,倒是老太太神情依旧淡定,语气淡然的同韩妙晴道:“你只同他说了一层道理,又不说另一层,他是小孩子,哪里能懂这些,倒是闹出笑话来了。” * 薛莹就这样,被迫上了一节封建主义,嫡庶理论大课堂。 直到博哥听明白了意思,梗着脖子,在谢氏跟前磕头认错,小脸涨得通红的去偷看罗姨娘那张苍白的脸时,薛莹还觉得自己有些恍惚。 谢氏则高高在上的睨着博哥,以及博哥身侧的刘氏,脸上端起了“宽和”的笑容,淡淡道:“博哥还小,不懂也是有的,以后就懂了,你做母亲的,要好好教他。” 刘氏早已经面红耳赤,只是一味的点头,低垂的眼眸中却满是不甘。 薛莹瞧见博哥眼眶里含着泪,她扭头不忍再看,就见韩修齐站在次间的帘子后面,一脸惶惑的看着外头的一切。 房里很快又有了欢声笑语,对于大人来说,这不过就是一场微不足道的插曲。 孩子们似乎反倒拘谨了起来,沈氏坐了片刻,便领着韩妙晴起身告辞了。 捅出这样的篓子来,她回去必定是要好好教训她一番的,只怪自己平时太纵容她了,宠得她有些无法无天了。 刘氏面上无光,更是恨得马上消失,因此也很快就走了。 谢氏本就是过来应景的,自然也不会久留…… 不过片刻的功夫,热闹的清福堂顿时就只剩下了薛莹一人。 老侯夫人往窗外看了一眼,感叹道:“这么大的雪,也留不住他们的脚步。” 她转头时看见薛莹,想起她也是家中的庶女,便开口道:“听说你们家不重这些规矩,你父亲待你们姐妹几个都一视同仁?” 薛莹如实回道:“我嫡母不好生养,父亲没有迎娶继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