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斗败公鸡 (第1/2页)

接下去的两日,韩烨果然没有再出门,而是乖乖的待在了清嘉堂养伤。 杜太医的药方也起了效,到第三日,韩烨后背的伤已有七八成结痂。 薛莹一边用竹片帮韩烨上药,一边道:“还是杜太医的药管用……” 她说着,动作忽然就顿了顿,只凑到韩烨的后背,细细的瞧了片刻。 感觉到那药膏微凉的触感停了下来,韩烨侧首问道:“你看什么?” “你背上有个疤,看着形状还挺奇怪的……”像半只蝴蝶,也有可能是一只,只是另一半被如今韩烨背上的新伤给覆盖了,之前边上的伤口一直没有愈合,薛莹都没有在意,今日才算是看清了。 “那是……小时候不小心弄的。”韩烨淡淡的开口,似乎并不怎么在意,见薛莹还是站着没动,又催促道:“你好了没有?” 一开始薛莹替他上药的时候,他确实有些不习惯,但这几天下来,他左臂行动不便,穿衣、上药这些事情,都是薛莹在帮他,如今使唤起她来,似乎也很顺口了。 “好了好了……”薛莹嘟囔了一句,也懒得去研究他这疤痕是怎么弄出来的,反正跟她又没有关系。 “二嫂派人送了茶来……”薛莹替韩烨穿上了外袍,蹙了蹙眉心道:“吃人的嘴软……” 龙安寺那件事,她是很想睁一眼闭一眼算了,但如今毕竟韩烨也知道这件事情,她想放水,也要他这个主人家答应才是,不然要是他在谢氏跟前说一嘴,那刘氏肯定以为是她薛莹打的小报告,到时候不恨死她才怪。 薛莹挑眉看看韩烨,索性开门见山道:“你们家的事情,我可不打算掺和,你若是看不过去,自己去同二嫂说,别带上我就行……” 这个女人……是铁了心不肯为武定侯府费半分心思了。 “知道了。”韩烨起身,往清晖堂去。 薛莹原本是不经常去清晖堂给谢氏请安的,但瞧见韩烨去了,只好也带上了韩修齐,一起跟着过去。 今日正好是朝廷休沐的日子,二爷韩焰也在府上,正同刘氏两人一起在清晖堂请安。 朝廷休沐的日子,孩子们也不用上学,几个孩子小声在厅中陪着谢氏说话。 听闻门外有丫鬟来传话,说五爷和五少奶奶带着二少爷来了,韩焰也抬起头来,往隔扇外看了一眼。 韩家兄弟五人,谢氏生有三子,老大还未封世子,养到五岁上头就夭折了;老三是孔氏的夫君,也是原先的武定侯世子,五年前殉国;老五便是如今的韩烨,接替了老三的世子之位,但大家都习惯喊他五爷。 至于老二和老四,是武定侯妾室所出,老四十六岁战死,死时尚未娶亲;他们的生母罗姨娘,如今跟在老太太身边服侍,替侯爷尽孝。 对于武将之家来说,武定侯府算不得人丁兴旺。 “二哥。”韩烨朝着韩焰拱了拱手,韩焰抱拳回礼,两人算是打过了招呼。 谢氏瞧见韩烨也过来了,心里自然高兴,眼睛却看着韩修齐道:“齐哥,给二伯请安。” 韩修齐乖乖的向韩焰作了揖,奶声奶气道:“侄儿给二伯请安。” 刘氏面上带着笑,心中却淡淡的,这孩子人精似的,回来才几日功夫,就已经得了谢氏的喜欢了,眼瞅着谢氏对她的一双儿女,越发就比从前冷淡了。 本就不是什么正经婆婆,终究差了一层,刘氏也没什么好埋怨的,只是心里终究有些不服罢了。 她一抬头,就瞧见薛莹那张明媚娇艳的笑脸,见薛莹同她和孔氏见礼,刘氏面上端笑,欲言又止。 那件事情怎么着也不能在这里开口的。 刘氏正埋怨薛莹装蒜,也不给她自己一个痛快,却听韩烨开口道:“二嫂子在就好,我正想问你要个人使唤。” “五叔缺人使唤吗?我这里有几个小厮才调*教好的……”刘氏虽然心中疑惑,可如今家下丫鬟小厮的买卖谢氏都交由了她来办,韩烨既然开口,她自然要应承。 “上回从宣府回来,正巧路过了龙安寺,见那寺中的管事办事老成,就想着跟二嫂要来使唤。”韩烨说着,不紧不慢的饮了一口丫鬟送来的热茶,继续道:“侯府在昌平有个马场,里头正缺个管事。” 这侯府的马场……可不是她们女眷能管的事务了,听说那里的管事,从前都是跟着侯爷出生入死过的人。 马是打仗最重要的东西,别说捞油水了,若是管不好……是连小命都要搭进去的。 “这……”刘氏知道,自己保不住王管事了。 “那王管事,好像是你娘家的亲戚吧?”谢氏正和齐哥说话,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见刘氏并没有马上应下,只抬头道:“难得老五瞧上一个你举荐的人,这马场的差事,可不容小觑。” “媳妇知道了,这就传信去跟王管事说。”刘氏点头,一时心中又委屈又窝火,便忍不住抬眸看了一眼韩焰。 * 韩焰并没有理她,只是低头饮着杯中的茶水,等夫妻俩出了清晖堂,刘氏才忍不住道:“你也不说帮我说句话,王管事是我用了好些年的人了……” “你要我说什么?”韩焰看了她一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