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岭昆之行-因材施教 (第1/2页)
翌日。
于伯走出房门,见阿原和吕文州已练起了功,颇为欣慰。
自己也算是有了传承之人,至于他们最终可成就至何种地位,就看各自造化和机缘吧。
于伯依旧淡然,但一路行程走了下来,精气神反而越来越好。
三个年轻人,心法早已背熟。于伯也传授了第一章功法。
于千松的鞭子,防胜于攻。唯有克己先防,才能寻得时机,厚积薄发。
而第一式千机网,则是最有效的一招防守招式。
为了能够更好的领悟,阿原和吕文州各自寻了见趁手的家伙事。
阿原向来死心眼,既然于伯用鞭,她便也要用鞭,一摸一样,才能学得有模有样。于是学着于伯,做了条藤制长鞭,只不过比于伯那条稍稍细些。
吕文州对兵器没什么研究,只是不爱用软鞭,又不敢乱挑别的来用,便寻摸了一件硬鞭练习,使起来沾沾自喜的,感觉自己是个男子汉了。
至于兰陵,平日练习赤手空拳。但他左手总是空握,仿佛有鞭在手一样。
吕文州时常劝说,“师父,你不如也找件像我这样的硬鞭如何?”
兰陵则摇头晃脑,故作高深,“心中有鞭,手中便有鞭。”
阿原最烦他那个样子,忍不住“呸!”出一声。
见阿原在自己徒弟面前拆自己的台,兰陵很生气,忍气吞声道,“好男不跟恶女斗!”
阿原则口不饶人道,“我是恶女,但你绝不是好男。油嘴滑舌,道貌岸然!”
眼看着二人就要打起来,吕文州这个最年轻的,反而当起了和事佬,倒是省了于伯不少劝架的功夫。
一来二往的,三人也就渐渐了习惯了这样的氛围和关系。
于伯除了教功夫,平日还是沉默寡言。默默地观察着三个人的修炼情况,因材施教。
吕文州脑瓜子聪明伶俐的很,但记账算账他在行,论道练武真是资质平平。心法倒背如流,可说道领悟,恐怕也就是文字上那么回事了。练起功法,吕文州一招一式都显笨拙,千机网如此简单的招式,他竟能将自己抽得淤青。以他的底子,按照于伯这套修炼之法,顶多也就能强身健体罢了。若没有些天赐的机遇,该是很难突破气念境界了。好在这小子没什么雄心壮志,也就单纯的想学学本事。可于伯看得出,他学本事的动力是报复君启由父子。若论这样,这套练气的鞭法倒是适合他,磨磨他的性子,少些戾气才好。
至于阿原,天赋虽有,伶俐不足。心法她记了最久,招式也练了很多。现在模仿的像模像样了,甚至有些威力了,可要说吃透了多少,于伯看来比吕文州也强不到哪去。想来阿原口中时常提到的那位央公子也是看出这点,所以才只教导她许多招式,而故意忽略心法。即便教过一些念力心法,也只是些粗浅的道理。这姑娘性子急躁执拗,那位央公子偏让她多习暗器,想来是因暗器最磨性子,最靠巧劲,只能反复锤炼。只希望她有朝一日豁然开朗,领悟那巧妙之处,融会贯通才好。
于伯抽口烟,不由得暗暗赞起那位央公子,是个不一般的人物。
于伯不由得看眼兰陵的房门,那个还没睡起的年轻人,也是个不一般的人物。
“于爷爷,于爷爷!”吕文州叫道,“能不能再演示一遍!我记下了每个动作,可感觉哪里就是不对,再让我看一遍!最后一遍!”
阿原默不作声,看样子也是想让于伯再做一遍。
于伯面带微笑,起身后用烟杆轻轻敲打了几下身后的灰尘,然后走至两个年轻人面前。
吕文州很有眼力见地接下了于伯手中的烟杆,阿原则将自己的藤鞭递给了过去。
于伯接过藤鞭的瞬间,身形早已飘逸至距离二人十米之外的空地。扫腿抽鞭,每一招都看着轻盈,实则有力。招式清晰,二人看得仔细,不时跟着摆弄姿势。最后一招做定,于伯突然将藤鞭脱手,抛掷空中。他沿着院边树木踩踏而起,飞掠至藤鞭高度,再握于手中的时候,速度已快了不少,但仍旧可以看清。甩鞭的手法左右交叠,伸缩有度。藤鞭如蟒,在于伯面前快速穿梭,看上去就如同一张棕色大网,寻不出一丝破绽。
阿原和吕文州看得眼花缭乱,虽于伯已展示过很多次,但二人依然觉得惊喜不已。兰陵实则只看过一遍,昨夜他初初尝试,便可将那网编织得如同蝶茧一般,比于伯的更加没有破绽。
只可惜,他虽可施展功法,却难以驾驭左手那条有念的兵器。千机网织起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