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冯盎的倒霉儿子冯智戴 (第1/2页)

姬云刚到家门口,管家说李世民来了,在后庭院坐着

姬云刚要进门招呼李世民,人家自己出来了

李世民看见那辆漂亮的马车,笑了笑问姬云这是什么新物件

姬云引着李世民回到后庭院这“那种马车,是大秦使用的”

“是吗?效果如何?”

“就算一匹马,也比我们的两轮拉得多得多,而且官道上非常稳当”

“嗯!朕看得出来,走乡野土路不行”

“陛下高明,一眼便看出优劣”

“少拍朕的马屁!伤如何了?”

“已经结疤,还不能大量运动”

“苦了你了,朕”

“没什么,应该做的”

“对了!你家里没事吧?”

“家里?没事啊”

“噢,那就好”

“怎么了?陛下今个怪怪的”

姬云从刚才见到李世民,到现在,他一直与姬云保持距离

被看出很正常,亲切中带着生疏,李世民只好告诉姬云“朕怕碰到你,伤口裂开可不好”

“噢!这样啊”

“岭南冯盎派遣之子冯智戴入长安,两日即到,你要见他吗?”

“陛下以为呢?”

“朕,今后,不,永远都不想强迫你了”

“这不是一名帝王该做的事情”

“那是朕的事,你还没给朕答复”

“陛下怎样看冯盎?”

“那朕就与你讲讲”

武德五年(622年)七月十八日,冯盎接受唐朝名将领李靖的檄文,率领部属归顺唐朝。李渊在冯盎的辖地设置高、罗、春、白、崖、儋、林、振八州,任命冯盎为上柱国、高州(今广东阳江)总管,封吴国公,不久改封越国公,任命冯盎之子冯智戴为春州(今广东阳春)刺史、冯智彧为东合州(今广东雷州)刺史。不久改封冯盎为耿国公。

没有趁着隋灭据地称王分裂国土,姬云挺有好感“听起来,他还不错啊”

“今年冯盎与谈殿等人互相争斗,很久没有入朝。各地方州府前后十几次奏称冯盎谋反。朕曾经打算派右武卫大将军蔺暮等人征发江、岭数十州兵马大举讨伐”

“那怎么没去?胜算不高吗?”

“有你的地图指引,哪有打不下的,朕只是担忧打下了,那里的僚人如何治理也是个问题”

“那就是说僚人都愿意听冯盎的?”

“对,冯盎人称岭南王”

姬云一听,外号都有了,没点点想法?“他没有反心?上告冯盎谋反者络绎不绝,怎么能说反叛的情状还没有形成?”

“魏卿说冯盎如果反叛,必然分兵几路占据险要之地,攻掠邻近州县。现在告发他谋反已有几年,而冯氏兵马还没出境,这明显没有反叛的迹象”

“这么说也有道理,兵法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要试探一下才好”

“魏卿与你想的一样,各州府既然怀疑冯氏谋反,他建议朕派使臣前往安抚,冯氏怕死,所以不敢来朝廷。如果派使臣向他示以诚意,冯氏欣喜能免于祸患,这样可以不必劳动军队而使他顺从”

“那么说,使者去了,冯盎也让他儿子来做质了”

“对”

“看来不是冯盎怕死”

有不同看法是好事,李世民听这话很高兴“说说看”

“冯盎的奶奶可是冼夫人?”

“没错”

“她家世代是俚(壮族先民分支)人首领,占据山洞,部属有十余万家。后嫁于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整合岭南。历经梁、陈、隋三朝,如今岭南是冯家说了算”

“谯国夫人乃巾帼英雄,朕亦是钦佩的”

“岭南是蛮夷之地,撩人众多,而且他们以族群为单位居住在山林里。如今成了铁桶,进攻,胜算不大,而且,只会是拉锯战,这会让岭南变成如同鸡肋一样的存在,打不得,又丢不得”

“你有什么看法?”

“还需打算,山高皇帝远,猴子称大王。冯盎压制得了他们一世,以后怎么办?”

“你果然比他们看得都透彻,如何安抚那些撩人,让他们真心归顺大唐,才是真的得到岭南”

“陛下圣明”

“你少来这套,朕是要你的看法”

“看法?没有看法”

李世民明明觉着姬云有什么想法,却不肯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