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极有面子的大丰收 (第1/2页)

江陵县的县台开始过起望穿秋水的日子,巴巴得看着姬云一行人离去

回去的路还是那路,就是有个问题:慢

三季稻对朝廷,对百姓有莫大的好处

但是对把控粮食的一些士族没有好处。尤其是南方士族

江陵县县台把长江村封闭了。许进不许出。持续半个月,以保证姬云一行少些不必要的麻烦

这已经是他最大的能力了

百骑直接飞禽传书回去:三季稻已收,鱼货装车,天降祥瑞,不日回城。

李世民接着以后,高兴之余还埋怨百骑不会办事,到底收了多少倒是说呀!说话说半截,太操蛋了

其实百骑压根不知道到底收了多少稻谷。称量的时候就姬云和马周他们俩

一想还有鱼货,那等吧,朝堂上李世民宣布了这个消息,四月育种,八月初收。四个月就可以收获的三季稻

在大唐贞观之初年,河北,山东灾情的连续打击下,这个的确是让人欣喜的事情

随即说稻田可以一边养鱼,一边种稻。养鱼的鱼货还不少,马车拉了一长龙,正在来的路上

牛进达最是开心,粮食加上鱼货,那怎么算都是高产

姬云亲自督办的事,应该靠谱才对。满朝喝彩点赞,纷纷请旨前去接应

最后这活儿让牛进达抢到了,因为李世民知道,这大殿中,只有牛进达是最纯粹一心为百姓吃饱饭才跟随他的

牛进达乐呵呵回去点上人马,带轻骑兵一路烟尘滚滚去接应姬云

一碰头,半年没见了,牛进达看姬云长高了,六尺多的身材,很是不错,来个熊抱先

心急火燎的牛进达嚷嚷着要看看祥瑞才安心。

那就看呗,两车粮食,鼓鼓囊囊

“有多少?”

姬云神秘兮兮的不肯说,牛进达干脆抱起一麻袋粮食试试重量,心里有了底

牛进达直接让兵卒树立帅旗行军回去

帅旗一举起来,那就是战争状态,不开眼的敢来就是死

然后牛进达一一查看,询问过之后,亲自写回文,立即派信使回去报告

李世民从牛进达的信中歪歪扭扭的字中看出来了,是大收,随即让信使回去报信了:种粮一进长安城,立即进宫

不到长安城的时候,王燕山王铁柱快马去羊村拿姬云的衣服,配饰等物件

因为一进长安城,不论时间几许,立即进宫,这么一大好事,那穿体面才显得隆重

终于,卡着点到了长安城,八月十二日的巳时中,也就是10点钟,车队到了长安城,按着李世民的要求,从延庆门进,由东向西横穿半个长安城到中间的朱雀大街后,指着北走进皇城,至皇宫太极殿正前广场

今天不是大朝会,但是李世民提前告知的原因,百官云集于太极殿内外

今日,是他李世民扬眉吐气的一天

李世民亲自出了太极殿,站在阶梯之上,背后是作陪的文武百官,阶梯下的步道两侧是众中低阶官员

这已经是群臣相迎的场面待遇了,李世民心中确定姬云一定会成功的,但是事到临头,还是内心有些不安,默念千万别叫朕失望呐

这没办法,其它两处种的三季稻,种的方法与姬云不同,估算的收成差强人意

姬云站在台阶下,捧着折子举起“稻种大丰,请陛下观阅”

太监小碎步从侧面下去接了姬云手里的折子捧给李世民

姬云看李世民打开了折子,开始念:臣蒙陛下恩泽,受命下田,连日劳作,终不负所托,现粮已收。种不足,稀种上田一亩,得,带壳粮

说到这里不说了,指着身后那两辆马车

所有人看着那鼓鼓囊囊的麻袋,伸着脖子等姬云说出数字

243斤

当听到243斤的时候,所有人不淡定了,这个是一季,不到4个月就收了,那一年种三次?岂不是要疯?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闵宗殿先生发表论文《宋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稻亩产量的探讨》,推算出了唐、宋、明三个朝代太湖流域的平均亩产:唐朝亩产138公斤;宋朝亩产225公斤;明朝亩产333公斤

太湖年平均水温17.1c,1月平均水温4c, 7月平均水温25c。常年仅在湖湾或背风岸可见1-2厘米厚的薄冰,仅特寒的年份全湖才会结冰。这种温润的地方一年也就出这么点粮食

实际上大唐一亩地也就出百斤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