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黑科技加大戏开场 (第1/2页)

安善坊里的教弩场很热闹,魏征听过了倾城的大致描述,对这大曲很是上心

魏征认为这可以点醒官员,作那清正廉明之人

大曲在唐代达到了鼎盛,不仅数量多,而且艺术水平高。唐宋时代的大曲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组成,一套大曲往往多至十余段甚至三十余段,体制宏大,结构复杂。《梦溪笔谈》卷五:“元稹《连昌宫调》有逡巡大遍《凉州》彻。

所谓大遍者,有序、引、歌、歙、嗤、哨、催、攧、衮、破、行、中腔、踏歌之类,凡数十解。”《碧鸡漫志》卷三:“凡大曲有散序,鈒、派遍、攧、正攧、人破、虚催、实催、衮遍、歇拍、杀衮,始成一曲,谓之大遍。

而《凉州》排遍,有二十四段

找演员很容易,凤飞飞出面解决,然后找了王云儿卖姬家的脸面请人不日观看

由于魏征太上心,除了日常工作以外,还去看排演

然后呼吁同僚一起看

倾城的一举一动都在李世民的监视之下,那排演的片段对话内容已经传入他的耳朵里,思量一番,决定带着文武百官和亲眷一同观看

这也导致安善坊里的教弩场被临时高台所围

七天后的下午申时中(四点整),倾城导演的大曲开演了

大唐黑科技喇叭派上大用场,一开场,那巨大的声音让周围吵吵闹闹的声音瞬间安静下来

倾城摘下了面纱,通过黑科技亲自念了一段旁白介绍:

明正统十四年( 1449)二月,蒙古族瓦刺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向明朝邀赏,由于朱祁镇的宠臣: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并减去马价的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衅端。

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东路,由脱脱不花与兀良哈部攻辽东;西路,派别将进攻甘州(甘肃张掖);中路为进攻的重点,又分为两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统率,直攻宣府围赤城,另一支由也先亲率进攻大同。也先进攻大同的一路,“兵锋甚锐,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

(土木之变《明史纪事本末》卷32《土木之变》)。

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于猫儿庄。大同前线的败报不断传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准备亲征。

兵部尚书邝楚和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上疏劝谏,但英宗偏信宦官王振,一意孤行,执意亲征

然后戏台子上的表演开始了

朱祁镇“一个小小的瓦剌,竟敢伤害我朝臣民?他算老几?永乐一朝,太宗皇帝五次出征,先帝也是多次出征,怎么到了本朝,就容忍跳梁小丑随意杀害我朝臣民?简直是耻辱”

群臣纷纷附和,无人反对“皇上说得太对了”

朱祁镇怒拍龙椅“我看小小瓦剌,是在等我大明出兵,他们才会知道什么叫王者之师,雷霆之怒”

群臣依旧附和“皇上说得对”

“让他们知道王者之师”

朱祁镇兴致高昂,指着龙椅“不破瓦剌,耻于坐此皇位”

于谦“其实可以不打”

都赞同皇帝的意见,朱祁镇见出来个反对的,顿时不悦“你说什么?”

于谦“臣在兵部,时常收到瓦剌部送来的消息,多是控诉互市主官国舅爷伤人性命,抢人财物的诉状,瓦剌部与我朝非盟非敌,兵部的部堂长官不愿多事,又涉及到内宫的颜面”

朱祁镇不想听“你放屁”

于谦如实说话“三年来,兵部收到到无数宣德大同守将的文书,国舅爷抢劫关外牧民,伤人性命,我朝理亏在前,要破瓦剌,也不能以此为借口”

朱祁镇无理取闹“出兵需要理由吗?”

于谦“名不正则言不顺”

朱祁镇不听这理由“名不正也要打,我朝是王者之师”

于谦怒回“王者之师,难道就是给贼人找场子去的?”

朱祁镇气恼“还敢顶嘴?你顶得好哇!你还真是个忠臣呐”

于谦不卑不亢“苟利国家,不避斧钺”

斧与钺:刑掌生杀之权,冠为百兵之武

斧钺是周朝的一种酷刑,砍(左)手断(右)足

后斧钺之诛成为死刑之意

《庄子·至乐》:“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此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