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鹅毛笔一出,以后鹅可倒霉了 (第1/2页)

吸氧这种治疗方式就是通过吸氧机器将氧气雾化,更容易作用于人们的呼吸道,达到很好的舒缓呼吸道作用,从而帮助人们减轻这些哮喘症状。

倾城用鹅毛笔歪歪扭扭画了个水过滤器的图来,大概的样子就像水烟袋

做好标记,写上注释

这一写,李世民看出问题了,倾城写的字是苍蝇那么大的小字

“字写能这么小?”

“嗯,鹅毛笔的尖端很细,所以可以写出很小的字”

李世民看着鹅毛笔点头,确实如此“嗯,有理,那还有其它笔能写这么小的字吗?”

“有哇,还有一种炭笔可以写,但是说做起来很麻烦,而且会弄脏手。所以不让用,就用鹅毛笔”

弄脏手都是次要的,真正的原因是炭笔制作的问题,据李世民的查探,满大唐目前使用炭笔的只有姬云一人而已

这牵连到制作炭的工艺秘密

东汉许慎《说文》所言:“炭,烧木留性,寒月供然(燃)火取暖者,不烟不焰,可贵也。”

古代烧炭是一项技术活,“烧木留性”说得非常巧妙,明白无误地交代了炭是木材烧出来的,但又不是完全燃烧,还保留着木的特性。

而姬云做的炭笔,是一种柳枝碳化而成

怎么碳化只有姬云一人掌握着而已

北宋初的文学家、名相李昉在《太平御览》说,用竹炭“炼好铁”;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曰:“邛州出铁,烹炼利于竹炭,皆用牛车载以入城”。

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曰:“炉中炽铁用炭,煤炭居十七,木炭居十三。凡山林无煤之处,锻工先择坚硬条木烧成火墨。其炎更烈于煤”。

清代文人屈大均的史料笔记《广东新语》载:“产铁之山,有林木方可开炉。山苟童然,虽多铁亦无所用,此铁山之所以不易得也。”不过,南方盛产竹子,当地人常“烧巨竹”使之成炭,代替木炭和煤炭充填各地冶铸作坊的熔炉

在宋以前,古人还没有掌握土窑闷烧木炭的方法,也就是无氧碳化

李世民存有几支姬云的木炭笔,因为工艺问题,他让工匠复制过,不是炭软,就是夹生,根本没法用

现在倾城用的鹅毛笔看着很简单,而且如同姬云特制的木炭笔一样书写速度很快,于是让宫女拿来一本书,让倾城对比着抄写一页

这好办,才几十个字而已,分分钟的事儿

倾城写完呈给李世民,拿起来一看,心说太好了!

一尺的纸上,几十个字仅仅占据了一角而已,如果可以的话,使用这种笔来书写公文,将大大节省纸张和书写时间,还更加节省存放空间

“倾城呐,朕看你这字挺好的,朕想学学,怎样?”

“二郎,臣妾也喜欢这秀气的字,不如臣妾让人去拿些鹅毛来,写写看?”长孙皇后已然明李世民说的白蝇头小字是什么意思了。这个女子有问题

“那个,鹅毛笔要整理过后才能书写,单单用鹅毛写不成的”倾城

“能不能教教本宫怎么制?”皇后亲切地问倾城“这女儿家用的笔,以后呀,就要跟他们男人不同”

倾城下拜“承蒙娘娘厚爱,倾城自当奉上”

皇后亲手扶起倾城,让她坐下,问了都需要什么之后,让人去准备

鹅毛笔的制作并不复杂,只是有很多细节而已

准备一把雕刻刀和一把锋利的剪刀

先给羽毛脱脂。鸟类的羽毛上都有一层薄薄的油脂,尤其是水禽,平常看到鸭子啊、鹅啊什么的没事在那梳理羽毛,其实是在往上面涂油,作用是防水。羽毛上的油脂时间长了会发臭,所以要去掉。

做法是把羽毛放在蒸笼上蒸。去脂后的羽毛晾干,就可以使用了。

选择羽毛的标准是,鹅的翅膀最外层的五根,而且左翅上的最佳。翅膀外侧的羽毛最长、最大,选择它们容易理解,可为啥偏要左侧翅膀上的呢?

因为一般人都是用右手写字的,左侧翅膀上的羽毛的弯曲弧度还有羽毛片的偏向,最适合右手的习惯。

挑选出合适的羽毛之后,还要先进行一步热处理的程序:把羽毛管插进温度180度的热砂里,等砂子自然冷却。

砂子加热后。无法确定砂子什么时候会被加热到180摄氏度,也没有一支适合的温度计可以使用

预先在砂子里埋一个小纸片,等砂子表面有些烤手了,纸片还未燃烧,大概就是这个温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