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抢人,抢了就跑 (第1/2页)

李二很二,如果赏赐给姬云一个娶平妻的殊荣。然后就能踩崔家脸面,这种事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很上心的。丢一个公主过去,让姬云尚上一尚。这个可以有。可自己待嫁的女儿看样子干不过崔家培养出来的崔莺莺

女人斗起来是没有底线的,姬云后院起火,那火不能太大不是?

李渊的女儿也是公主,可是给了姬云就便宜了李渊,李世民才不干这事儿

让姬云取个商女,或者民女压崔莺莺一头?就算能说服姬云,那压根没用,李二不想被人喷死,那绝对是姬云还没事,他李二先出事

长孙皇后亲自把关选公主,甚至那些郡主都加入名单。加紧调教

不过因姬云功法的问题,不近女色还得持续几年时间。这些可以慢慢来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李二不想掏出金子买粮食,怎么觉着那都没必要

然后李二把姬云寄存在国库里的那二十五万贯的粮食给挪用了

唐朝建立后,尽管帝国新生,但缺粮的魔咒仍然像隋朝一样,随着唐朝逐渐进入盛世,关中地区人口不断膨胀,而粮食的缺口也愈加扶摇直上。唐朝初年,长安城每年的粮食缺口约为20万石,最高峰时期,缺口达400万石。后来虽然有所回落,但长安城每年的粮食缺口,仍然高达100万石(约合4200万公斤)。

光要补上姬云这个窟窿要等上半年的粮食交上来。而粮食到国库这里,是下半年的事

早在唐朝建国时,唐高祖就曾下令禁止卖酒,一时之间长安酒徒哀嚎连连:“谷贵禁关内屠酤”。因为酿酒涉及到粮食问题,而唐代多次禁酒,都是因为粮食短缺。

历史上,如乾元二年:“饥,复禁酤。非光禄祭祀,燕番客不御酒”,在长安开酒楼可不是没有风险的,因为酒的生产力低下,原料的经常性缺乏,唐代的酒楼生意也有着很明显的阴晴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唐代安史之乱后,长安城的“酒”经常断货,酒楼生意一度被严重打击。

又例如建中三年,为了支援唐朝军队征战,唐德宗下令:“禁人酤酒,官司置店收利,以助军费”。因此,长安城“酒店”行业,真正行情好的只有在唐玄宗时期之前,唐太宗贞观年之后,因为这段时间是唐朝大发展,国内外消费者收入暴增的时期,酒楼作为重要的“第三服务”行业,自然吸引了大多数消费

霸王酒头铁,不愁卖还抢钱。就算禁酒,李世民也愿意姬云私下流通售卖。

但是这要让姬云上半年在长安里,眼睛掉钱眼里的那货一旦要去酿酒赚钱,那发现粮食被黑了。李世民无法想象那个暴躁家伙会怎样霍霍自己

所以,把姬云扔出去玩一段期间也挺好的。接令的姬云这没法子了,去就去吧,就当玩了

用海东青传信给李世民,先说好,不跑远,种出来看看是不是。如果是,那种些先留种,之后换地方铺开种

李世民同意了,姬云脱了甲,换上普通衣衫,脱离尉迟恭的队伍,带着家将离开,半路乔装打扮的百骑护迎面送来了一小口袋稻种给姬云

军马是不能带走的。另外,军马臀部是有印记的,带着会露馅。那还秘密个屁?找了几匹普通的驽马,骑上先走

至于孙思邈跟着尉迟恭慢慢回长安就行

不能回长安城,给王二毛交代了一番,长安东边的春明门外碰头,派他骑着一匹快马去羊村一趟,顺便带点人,飞钱,小银饼,以及去长安东市找胡子买几匹好些的马,不能日行千里,起码能跑五百吧?

一般好马一天连走带跑加休息能行270-350里,也就是140-170公里。这是好马在保证安全的极限运动下,如果不考虑马的死活那就另当别论了!过去的军马为了减少马的体力消耗,没有紧急事情人都舍不得骑马

姬云要去的地方是荆州,是汉文典籍《禹贡》所描述的汉地九州之一。

《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唐朝也叫荆州。别称江陵。是湖北冬天最暖和的地方,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日照时数1800一2000小时,年平均气温15.9—16.6c,年日照时数1800一2000小时,年平均气温15.9—16.6c

王二毛很给力,领着胡子送马来了,六百多贯买了五匹马,都是上好的大宛马配出来的,高高大大的。姬云瞅瞅屁股下的小破马,果断卖给了来送马的胡子

碰头走没远,官道上一醉醺醺文士打扮的人站着不让路,姬云好心高呼提醒“前人小心奔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