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围困豳州,等待机会 (第1/2页)

李世民登基后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开始推行精简封王政策,精简封王对百姓当然有好处

但对于罗艺这些滥封的郡王们来说可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李艺是关中十二军之一的天节军首领,李世民上位开始有意裁剪掉关中十二军,动了李艺的军权

玄武门之变,李建成被李世民杀死。李艺知道自己和李建成关系密切,担心李世民会对自己打击报复。

李世民为了安抚李艺,派使者向李艺表达了”天下和解”的意图。李世民不但表示不会报复李艺,还加封李艺为开府仪同三司。

唐朝的时候,宰相一般是三品官。一品二品是荣誉职位,开府仪同三司是从一品荣誉职位,只比一品的三公小半级。开府仪同三司的职位,一般授予退休的宰相和功臣。尉迟敬德那么厉害,也是在贞观十七年退休的时候才获得开府仪同三司的荣誉职位。

李世民刚刚登基称帝,就给了李艺开府仪同三司的职位,和解的诚意不可谓不足

李世民给了李艺高官厚禄,还召李艺入朝。李艺却认为这是鸿门宴,自己一旦奉诏入朝,就回不来了。李艺是有地盘有大军的藩王,他不想进京赴鸿门宴,就只能起兵造反了

李艺起兵造反之后,李世民第一件事情,就是下诏剥夺了李艺的赐姓。李世民下发了命令,指名道姓:伐逆贼罗艺

这,才是罗艺造反的真正理由,也可以说是李世民逼的

不过这些与姬云无关,受这么大罪都是罗艺这王八蛋引起的,王二毛带来了自己杀人的武器,那就得干他丫的

亲爱的毛爷爷说过:枪杆子出政权。这话在大唐,依然是至理

和平的观念在大唐只能对淳朴的大唐善良人,那些恶人,还是死掉拉倒

尤其是罗艺那个混蛋,连年征战,百姓不是被杀死,就是活活饿死,好赖太平了,歇歇不行吗?造反个锤子?姬云顾不得可怜的屁股,一心想整死罗艺,从交战开始,就老想上去干架,阴死罗艺

但是不行,不许他上前线,得后边呆着去,老郁闷了

其实这也不怪长孙无忌尉迟恭他们,姬云被劫持到平叛大军带走,然后李世民很快就知道了,紧急派红翎传密信给他们,言明也很清楚:带着姬云去跑跑可以,但必须要保证其安全,以及绝对不能把人搞丢了。不然就别回来了

说白了,不能让姬云跑了,也不许有任何闪失,不然平叛有功也是无功,还会重责

豳州是被《诗经》所反复吟唱过的古幽之地,位于今陕西咸阳北部。东接铜川耀州区,北依甘肃正宁,南傍淳化,西临平凉。

周人先祖后稷四世孙公刘在此开疆立国,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唐改州。

历史上地域包括新平(彬县)、麻亭(永寿)、三水(旬邑)、宜禄(长武)。北魏皇兴二年(468),在赵兴郡为华州,州郡同治定安县(今甘肃宁县城)。

太和十年( 487 ),华州更名班州。太和十四年,更班州为邪州;太和二十年( 496 )更为豳州。

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豳州为宁州。隋大业元年(605),改宁州为北地郡。次年,改北地郡为豳州。大业八年,又改圈州为北地郡。

唐武德元年(618),改北地郡为宁州。武德六年从宁州析置豳州(治在今陕西省彬县)

改来改去是觉着名字不好听还是咋滴?

豳州与长安有官道连接,距离现在算大概是260里地,交给姬云的那些文书,处理得很好,军粮统计甚至精确到斤,老让憋着也不好,现在罗艺被围困于豳州,尉迟恭他们觉着攻城的时候让他上前线边缘看看也好

可攻城需要打造攻城器具,所以大军只能等待时间

中国历史上的唐朝是唯一没有依靠修长城也能抵抗游牧民族的朝代

唐军在战争中都带着很多工匠,根据地势制造攻城器具。

唐朝的攻城器具主要有:轒輼车,飞云梯,抛车,车弩,巢车,木幔,撞车

李靖在他的《卫公兵法》中,还记载了其他的攻城器具,如火箭,火杏,尖头木驴等。

轒輼车是一种用来攻城的大型木制战车。春秋时期就已经应用于战场。轒輼车形状像一个活动房子,有屋顶,生牛皮围在四周,用来抵挡对方石矢的打击。车的下面是空的,可容纳十几个人,士兵藏在车中推着前进。这种车一般情况下是用来运土,以填平敌人的壕沟。

飞云梯,简称云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