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没有名分怎么办 (第1/2页)

崔莺莺在姬家华丽丽晕倒了。幸好在姬云家等机会的孙思邈没出去。赶紧去请

被请来的孙思邈一看,地上躺一个,被春香搂着,一把脉,也是气急攻心。这什么状况?

一番询问之后,看姬云像看山精野怪,就差呵呵了!“没事,太欣喜了。谁家女子被这样的诗接连夸赞,都得晕。没开心死就不错了。回去躺着就行,醒了就好”还好心劝一下试试“姬县侯你也”

姬云有错吗?“我怎么了?作诗有错吗?”

“行行,你,算了,老道溜达去”算我没说,说完孙思邈头也不回就走了

崔莺莺是未出阁的姑娘,男女授受不亲,一帮爷们把崔莺莺搬出去不合适。

崔闯跟表妹拉拉衣服玩闹下还行,姬云在这呢,他也没法抱着出去。

姬云是无所谓,别说牵着崔莺莺的手了,人他都搂怀里过。要抱出去,崔闯不干,人迟早是你的不假,但是你抱着出去,那前头下人就看见了。

抱出门放上马车更不行。姬家大宅门外是永宁坊的主坊道,那人来人往的,这看见还得了?

那立马长安城就会出现《蓝田县侯与崔家姑娘不得不说的故事》,然后衍生出千百种不同的版本出来。

最后还是赶来伺候姬云的王云儿解了围,她背着崔莺莺送上了马车。回家知道姬云给崔莺莺的诗之后,那真是羡慕嫉妒恨。早知道她才不背。私下里还把四香骂了一顿

牛见虎在崔莺莺晕倒那番闹腾后,才知道崔莺莺为何对姬云那般做派,姬云未过门的媳妇竟然是美得不像样的清河崔家嫡女。与程处默崔闯一起出坊道离开。勾肩搭背结成同盟,将来一起把姬云对付姑娘的手段给榨出来

到坊外朱雀大街上停下,崔闯把姬云作的三首乐府诗炒了两份分别给了程牛二人,然后程牛二人让崔闯明日午后在家等,他们各自下了差事去寻他一起乐呵乐呵去。

,,,,,,

崔莺莺在自己的秀楼醒了。坐那一动不动发呆傻笑,其实是又犯花痴了。

在后庭院这,喝酒喝得开心的崔太爷听闻明珠醒了,把人叫来,一看那傻兮兮的模样

“哎呀!这八字都没一撇,你就乐成这样,羞不羞哇?”

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东汉《说文解字》。这可不是简体字

这还行?崔莺莺哪顾得上继续花痴“啊?哎呀!太爷,爷爷,这可不能反悔呀!没表哥,莺莺就不活了”

这话把在场陪着太爷喝酒的一帮人当下酒菜了,纷纷大笑

“瞧把你美的,你看看你把家里库房折腾成什么样了?”

“那个,时辰太急,就没注意”

“太急没注意?那你倒是知道挑好的拿,爷爷我自个珍藏的参王哪里去了?”

崔莺莺一看破案了,羞答答,挺不好意思

“送了就送吧!你们小孩子家家的约了一辈子,咱家里也看得上他。你是家里的珍宝。王妃没让你坐,就是将来为帝后,也顾着你的心思没答应。咱家不反悔。”

“谢谢爷爷,那个,到哪一步了?”

崔泰笑着作弄侄女“嗯!不说了八字没一撇嘛”

崔莺莺摇摇小脑袋“囡囡不明白”

结婚是很繁琐的事情,需三书六礼。三书:聘书、礼书、迎书。六礼:纳礼、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

这想走到最后八抬大轿去迎亲这一步,那过程极其繁杂琐碎,越是高门大户越是讲究,每一项还都得挑着日子去办。

《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就想拿到聘书,都得来回折腾

先父母托媒,无媒不嫁嘛,这必须有的。

专司嫁娶的媒氏、媒官(也叫保媒,托付长辈亦可),先去女方家说和,顺便看看姑娘。男女两家同意了,媒人提着彩礼,也就是雁(活的最好),再次去女方家里询问聘礼相关的事情。把男方家的聘金聘礼,女方家的回礼嫁妆都商定下来之后六礼中的第一项纳采才算结束。

再然后媒人再次提着聘礼(还是雁)去女方家拿庚贴:求娶姑娘的姓名乳名及生辰八字。问嫡庶等情况

纳吉这个简单些。就拿着女方家姑娘的庚贴,男方家去占卜,配八字,问吉凶,算日子。写下来让媒人送回女方家。两方一合计。这才找见证人,然后两家才互换聘书。

纳征,也就是商定以后结亲办事的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