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定陵金钱 (第1/2页)
结果,摊主听了吴夺说的,竟然同意了,“得,又懂行,又会说,东西给你,我也舒服。两万八就两万八,拿走吧!”
吴夺笑了笑,“得嘞,我也没白来。”
摊主听了这话,歪了歪头,好似欲言又止,但终究没说话。
直到货款两清之后,摊主才道,“兄弟,我看你是个高手。一般来说,这种小玩意儿,高手都是无漏不捡。你能这价儿拿下,说实话我有些意外。你说再看看,我还以为看完了就不买了。”
“这年头儿,哪有那么多漏儿啊!”吴夺收好东西,“那你忙着,我先走一步。”
“等等,我还有件东西,不知道你感不感兴趣,和这件水盂一起来的。”
“噢?”吴夺一听,兴趣顿时就起来了,“那就看看?”
“东西不在摊子上,你要想看,我带你去看。”摊主应道。
“那在什么地方?”
“在另一个古玩市场的店里,店是我姐夫开的。”
吴夺笑了,干脆说道,“老兄,你不会想骑驴吧?”
“不是。”摊主居然很真诚地解释道,“你这样的高手,我哪敢骑驴?这东西就是我的,不过放在我姐夫的店里代卖,只是没有熟客,他也不摆出来。”
吴夺想了想,“现在就去?”
“现在去也行,你要是有事儿,再约个时间也行。”
“你能大体给我说说是什么东西么?”
“还是直接看最好。”
“这样吧,老兄你给我个联系方式,咱们下午再约。”
“行。”
吴夺和他加了个微,便离开了古玩市场。
回到酒店,直奔吴大志的房间。吴大志也正在等着他呢。
进房关门,吴大志指了指吴夺拎着的袋子,“你还真买东西了?”
吴夺顺手把东西拿出来,让吴大志看了看,也说了两句。
吴大志盯着水盂底部刻的“三”字,眉毛一挑,“臭小子,这应该不是一般的隋代越窑青瓷,刻了字的话,就可能是王公贵族甚至皇室所用。”
吴夺有心解释下是李玄霸所用之物,但有心无力,因为他解释不了,除了明说能“听”。
于是便只好顺着笑道,“是啊,我拿下,也是考虑到了刻字的因素。”
吴大志没有再多说这件越窑青瓷水盂,他点了一支烟,在房间里一边踱步一边说道,“他未必能猜到是我,也可能觉得有人找他有事儿,毕竟,他在定穴寻迹方面是个高手。”
吴大志说的“他”,自然是古玩市场里摆摊的老头儿了。
“爷爷,现在该告诉我那东西到底是什么了吧?”
“是一枚开元通宝。”吴大志顿了顿,“金钱!”
开元通宝,是几乎贯穿整个唐代的钱币。
唐高祖李渊刚即位的时候,还使用隋代的五铢钱,武德四年,废五铢钱,开始铸行开元通宝。
这里边有个巧合,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也曾用过“开元”这个年号,所谓的开元盛世嘛;但开元通宝不是年号钱,而是整个唐代都以铸造开元通宝为主,是通行货币。
所以,开元通宝的铸造量很大,贵重的也只是一些个不寻常的版别,普品并不值钱。
不过,吴大志说的,却是金钱。也就是用黄金铸造的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金钱,和作为货币使用的开元通宝不一样,它不是货币,主要是赏赐、吉庆、典礼等用途。
开元通宝金钱,大小和唐早期开元通宝基本一致,含金量多在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以上。
而且,开元通宝金钱,应该是宫廷之物,民间不可能私铸。
从目前已经发现的开元通宝金钱来看,绝大多数是考古出土之物,收藏于博物馆中。民间流通的,可谓凤毛麟角。
开元通宝金钱的市场价格也不好估量,吴夺倒是听说过,数年前圈子里有人以数百万的价格出手过一枚。不过只是听说,难以确证。
“爷爷,不会就是传说中的几年前卖了几百万那一枚吧?”吴夺接口问道。
吴大志摆摆手,“不是,卖的那枚,据说是光背。”
所谓光背,就是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正面铸有钱文“开元通宝”。唐宋乃至明代的钱币,光背的多;清钱则常带有背文,比如康熙通宝,背面一般铸有代表某个钱局的汉文和满文。
“那您说的这枚,居然有背文?那价值可就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