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2/4页)

现象也日渐多了起来,

四、鸦片战争

1839 年至1842 年的第一次中英战争是近代史上所谓“帝国主义侵略”最有力的一个例证;这次战争的导火索是清政府的禁烟运动,最终以船坚炮利的英军获胜而告终,其后中国更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所有爱国的中国人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无不痛感积弱的中国面对咄咄逼人的西方列强是如何不堪一击,而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则沦入了“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深渊。

同时,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境中进行考察。19 世纪时中国的对外政策与当时日本的锁国政策相似,均不符合历史的潮流,因而必然会导致失败。正在进行工业化革命的西方诸国,在工业技术、组织管理及军事力量上迅速发展起来,与18 世纪时的欧洲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中西之间的力量对比差距不断拉大,这就势必引起中国与外界关系的重大变化,旧日的宗主一附庸式朝贡关系迟早会被打破。中国不但在军事上积弱不振,而且缺乏诸如科学、个人自由及经济发展等现代观念。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如果中国需要不断进口印度原棉,或鸦片在晚清时的中国竟毫无市场,那么“鸦片战争”也就不会爆发了。但在当时西方大力扩张、中国闭关白守的历史条件下,一场中外战争大概也势所难免:

禁烟运动

清政府很晚才发现鸦片的巨大危害(可惜为时已晚),于是下令禁烟,而这便成为英国发动对华战争的最好借口二禁烟运动在实质卜可以说是一场旨在维护本国实际利益的道义圣战。

直到19 世纪30 年代,衙门及军队中吸食鸦片之风愈演愈烈,几乎与公开的走私活动一样日渐猖撅,而各级官府对此却不闻不间,这时清廷才如梦初醒卜令禁烟。但此时又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二鸦片的流入引起中国自银外流,银价飞涨,财政困难,继而这又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农民完税时需交纳更多的铜钱,而税吏亦无法从中捞取多少油水。不过,造成这一局面的还有其他儿个潜在的原因:首先,当时铜钱体积、重量都只有以前的1 / 3 ,于是铜钱与白银的比价大跌;其实,清政府的铜钱铸造数量与年俱增,市场上私钱流行,人们纷纷贮银保值;最后一点,中国白1821 年起白银外流加剧,导致了清廷财政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在此之前,中国一直都是外贸顺差国,它从日本、马尼拉、英国、美国、印度等地吸收了大量白银:但至迟到19 世纪30 年代,这种顺差局面开始逆转,中国的白银主要通过鸦片生意而大量流入印度。早在此之前,中国方面已明显发觉在鸦片进口中白银流失、但在出口茶叶一时却无白银流入的失衡现象。于是清政府仓促间做出了结论。1825 年一位御史上疏,认为进口鸦片是引起白银外流的罪魁祸首,白银外流又进一步造成了国库的空虚。他的意见得到朝廷上下的一致赞成。

当时鸦片为害之烈,已然难以一举根除。有些具有务实思想的人都赞成和议,主张由官员、士大夫、士兵负责禁烟,但同时寓禁于征,并采用物物交易的方式来防止白银外流。1836 年5 月,当时魏源在京师翰林院任职,这一意见得以上奏道光皇帝,并交呈厂‘州政府照章办理,而且很快就被有所预感的外商所知晓。广州地方政府于1836 年9 月h 疏表示遵行,但在北京,主战一派逐渐古了上风:清廷在宣布鸦片生意为合法的4 个月后义废止了这一法令,于1837 年至1838 年在广州查禁鸦片生意,但广州的鸦片走私生意禁而不止,反而吏加猖撅起来。1 838 年下半年关于是否禁烟的朝议也未得出什么结果,但到年底,道光帝最终下定决心全面禁烟,决定凡是种植、买卖、吸食鸦片者,一律格杀勿沦二这项法律于1839 年颁行,其矛头所指,也对准了在华的外国商人。

此时,广州的这场禁烟运动已然捣毁了不少鸦片走私巢穴,也处死了不少鸦片贩子,并于1838 年、1839 年之交的冬季里达到了高潮,使得广州的鸦片生意几乎难以为继。但这一运动反过来又刺激了沿海走私生意的发展,外商的武装走私活动反而愈演愈烈。当时英国政府认为政府“不应帮助或限制走私者的活动”来进行干预,于是禁烟运动只得由清政府单方面来采取行动了。回顾历史,有一点很清楚,清政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