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邪物降临。 (第1/4页)
在村子西头那座人迹罕至的山上,矗立着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寺庙。这座寺庙历经岁月的洗礼,墙体剥落,瓦片残缺,四周被茂密的树林环绕,终年弥漫着一种神秘而阴森的气息。
传说寺庙中藏有无价之宝,这诱人的传说如同一颗诱人的毒果,引得无数贪婪之人蠢蠢欲动。然而,那些曾经怀着寻宝美梦冒险前往的人,无一不是有去无回,仿佛被这座诡异的寺庙无情地吞噬,消失得无影无踪。
渐渐地,那座山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禁地,那古寺也被描绘成了一座充满魔性、夺人性命的可怕之地,人们对其谈之色变。
半月前的一个清晨,太阳还未完全升起,天空中只透出一丝微弱的曙光。柳氏的丈夫如往常一样,扛起锄头,准备去地里劳作。看着丈夫远去的背影,柳氏那颗被贪婪占据的心开始蠢蠢欲动。
她左顾右盼,确定四周无人后,便鬼鬼祟祟地溜进了山里。一路上,她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总觉得有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窥视着她。每走一步,她都小心翼翼,生怕发出一点声响。
经过一番艰难跋涉,柳氏终于找到了那座传说中的神秘古寺。寺庙内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昏暗的光线中果然摆放着不少宝物,好些都是价值连城的古玩。柳氏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兴奋得满脸通红,双手颤抖着随意拿了几件,便心急火燎地往回赶。
然而,在跑到半途的时候,柳氏突然感觉脚下一绊,整个人向前扑去,重重地摔了个狗吃屎。这一摔,让她顿时感到头晕目眩,眼前一片模糊。她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却发现自己的身体仿佛失去了控制,只能迷迷糊糊地昏睡过去。
等她再次醒来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傍晚的余晖洒在山林间,给整个山林披上了一层诡异的面纱。柳氏惊恐地发现,自己从寺里拿的宝贝竟然不翼而飞。她吓得脸色煞白,冷汗直冒,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她深知自己可能是碰上了邪祟,于是连滚带爬地逃离了那座山。回到家后,丈夫很快就察觉到了柳氏的异常。他皱起眉头,关切地问道:“你这是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
柳氏支支吾吾地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丈夫听后气得满脸通红,指着柳氏的鼻子破口大骂:“你这个贪心的女人,居然为了财宝去冒险!万一你出了什么事,我和孩子该怎么办?”
柳氏低着头,不敢看丈夫的眼睛,心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她知道自己的行为让丈夫非常失望,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见柳氏平安归来,丈夫这才长舒了一口气,暂且压下了心中的怒火。
本以为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可谁能想到,就在那天晚上,柳氏家里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变故。
夜半子时,万籁俱寂,犹如被墨汁浸染的宣纸,柳氏的儿子突然如惊弓之鸟般从睡梦中惊醒,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嚎哭声,那哭声仿佛要冲破云霄,响彻天际。他不停地喊着,声音犹如被重锤敲击的铜锣,震耳欲聋,“浑身疼得厉害,感觉有股冰凉刺骨的气息不停地往身子里钻。”
柳氏和丈夫被这突如其来的哭声吓得如弹簧般从床上弹了起来,惊慌失措得如同无头苍蝇。他们只当孩子生病了,连忙抱起孩子,如疾风般火急火燎地往村里的赤脚大夫老陈那里赶去。
这村里的赤脚大夫老陈,身材清瘦得如同风中摇曳的柳枝,留着一撮山羊胡,平日里村民们有个头疼脑热的小病,他都能如华佗再世般妙手回春,就连一些疑难杂症也能药到病除,在村里颇有些威望。
可这次碰上柳氏的孩子,老陈却是眉头紧皱,如被寒霜打过的茄子般,束手无策。他先是尝试了针灸,那细长的银针在孩子身上扎了好几处,孩子疼得哇哇大哭,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奔涌而出,却毫无效果。接着又用药敷,各种草药如被捣碎的翡翠般敷在孩子身上,依旧不见好转。
无奈之下,柳氏一家只得带着孩子如无头苍蝇般下山,来来回回跑了好多地方,乡里的卫生所,镇上的医院,都看了个遍,可孩子的病就如那顽固的磐石,不见丝毫好转。
这孩子白天哭,晚上也哭,一刻都不停歇,那哭声犹如一把把锋利的匕首,直插柳氏夫妇的心脏。连着半个月都是这样,村里的人从最初的关心到后来的习以为常,仿佛这哭声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这院里的两个男子,是隔壁家的村民,以前在老陈那当过学徒,心地善良得如那冬日的暖阳。平日里过来帮忙熬熬中药,顺便如春风般安慰安慰柳氏夫妇。
“我记得村里的赵老爷给孩子看过,咋样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