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部分 (第1/4页)
河在四川境内,离江苏还有相当的距离,他不可能舍近求远,也没有机会将宝藏埋在自己从来没有到过的茅山华阳洞。”
“如此说来,这个传说也不值得信服了。”张择方呵呵笑道,“那你们要不要听听我们茅山派所记载的关于华阳洞的传说?”
“我们茅山派也有记载?”吴志远愕然问道。
张择方再次点头,缓缓说道:“茅山派藏经阁中有记载,相传古时有位名叫吴绰的采药人,时常上山采药维持生计。有一天,他采药到了华阳洞口,看见一小孩在洞前的松树下玩耍。当时正是入冬季节,那小孩却只穿着肚兜,而丝毫不觉得冷。吴绰走过去看,看见那小孩正蹲在地上玩三颗大珍珠,那三颗珍珠每一颗都有小孩拳头那么大,吴绰感到奇怪,就问他是谁家的孩子,小孩抬头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而是立即站起身来,飞奔跑进了华阳洞内,同时将三颗珍珠塞进了自己的耳朵里,摇身一变,突然变成了一条白色的小龙。吴绰眼疾手快,冲上去举起斧子劈下了小龙的左耳,就在这一刹那,小龙就不见了。”
这个传说故事讲完,张择方在一旁的大青石上坐了下来,此处已是半山腰,上山的行人已经少了许多,吴志远和盛晚香也一起坐到青石上歇息。
“这个传说听起来更像是神话。”盛晚香仍沉浸在张择方所讲的故事中。
吴志远则若有所思,低头不语,这个传说本身的确有些神乎其神,但吸引他的并不是这个传说本身,而是这个传说中的某个细节,他沉思片刻,突然问道:“师父,你刚才说的这个故事里的那个采药人叫什么名字?”
“吴绰,怎么了?”张择方不解的看着吴志远。
“吴绰,吴绰”吴志远默默念着,慢慢站了起来,问道,“吴可是口天吴,绰可是糸卓绰?”
“是啊,有什么不对吗?”张择方见吴志远的反应有些过激,自己也倍感疑惑。
“怎么会这么巧?难道这只是巧合?”吴志远低声念道,脸上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
“什么巧合?”张择方愕然看着吴志远,突然明白了什么,忙追问道,“吴绰也姓吴,难道是你们吴家村的人?”
吴志远摇了摇头,若有所思的说道:“不是我们吴家村的人,但也算是我们吴家村的人。”
“此话怎讲?”张择方一头雾水的看着吴志远。
“吴家村的先祖是吴正吴邪两兄弟,况且吴家村建村不过百余年,而这个传说故事中的采药人吴绰是古时候的人,他不可能是我们吴家村的人,但是”说到这里,吴志远脸上露出惊愕的神情。
“但是什么?”张择方和盛晚香齐声问道,连盛晚香也被吴志远的话勾起了好奇心。
“但是这个吴绰却是我们吴家村所有人的老祖宗。”吴志远闷声片刻开口答道。
“你的意思是,你们吴家村的人其实是吴绰的后代?”张择方瞬间明白了吴志远话中的意思。
吴志远不置可否,他沉思片刻说道:“我曾在五叔家见过吴氏宗谱,我们吴家村的先祖吴氏兄弟其实是从外地迁徙来到龙山脚下,据那本宗谱里记载,我们吴家村的吴姓人氏共同的老祖宗是东汉末年的吴绰,与传说中的那个采药人吴绰姓名一字不差,只是宗谱中并未有关于他的更为详细的记载,也没有写他是否懂得采药或者医术,所以我不确定这是否只是姓名上的巧合。”
张择方长吸了一口气,蓦然问道:“你们吴氏宗谱上有记载你们的老祖宗吴绰生活在东汉末年?”
“有记载,我亲眼所见。”吴志远坚定的点了点头。
“看来这不是巧合,这一切都不是巧合”张择方面色变得庄重,他转头看向茅山西北坡林间掩映的位置,看向传说中的华阳洞隐藏的地方。
第八百四十六章 茅山正殿
“师父,你已经确定这两个吴绰是同一个人?”吴志远难以置信的看着张择方。
“我不知道。”张择方摇了摇头,“但是我确定砍下龙耳的那个吴绰也生活在东汉末年。”
“两个人同名同姓,用字相同,又生活在同一个年代,真的会有这种巧合?”盛晚香也觉得有些离奇。
“如果这不是巧合,而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又能说明什么?”吴志远做了退一步的假设,忖度道。
吴家村老祖宗吴绰生活的东汉末年距离民国时期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吴志远作为吴绰的后代,又在机缘巧合之下与茅山派结缘,成为一名茅山弟子,这其中的缘分难道是千年前早已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