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编者采访张一一时,问他写这段文字是否想再挑起他和徐静蕾之间的博文骂战,张一一回答说,“她肯定不敢和我过招,她不行。王朔还差不多”。

王朔两年前宣布“复出”的时候,深谙炒作之道的他一出手就大骂“80后这帮孙子只知有港台”,韩寒、张悦然等所谓“80后的杰出代表”都不敢接招,反而还大拍王朔的马屁为他歌功颂德,80后当时所谓的“领军人物”郭敬明虽然被王朔指名道姓骂成“剽窃犯”,“我见了这丫准抽他”,却是吓得大气而不敢出,不知躲到哪个角落去装他的忧伤去了。80后有了这样几位软骨头的“领军人物”和“杰出代表”,您想想看,怎么能怪江湖上会没人看得起80后呢?

在这个危急存亡之秋,张一一先生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为了给80后伸张正义也罢,为了炒作也罢,反正王朔这厮,我断断是一点也不惧他的,他的所谓名气或许比我大一些,但若是要用笔杆子单打独斗,他未必就是我的对手。因为有那么几分“底气”在,所以,我才敢那么杀气腾腾地欣然“亮剑”。

附:张一一博客文章《痛打王朔这只落水狗》

(相关链接://blog。sina。/s/blog_4aee5206010006p3。html)

大洋网:文坛博客掀骂战 张一一要革王朔的命(图)

(相关链接:)

质疑

有人说,我文化底蕴不够,没有底气去跟王朔这些流氓文人一刀一枪地干仗,也不敢去跟余秋雨这些“大师”争一日之短长,那又该怎么办呢?其实这也好办,那你就把姿态放低一点儿,用“后学末进”的身份提出问题总可以吧?

我就是这样质疑我们尊敬的余秋雨“大师”的:

新浪网:余秋雨说错沈从文族别 混淆古人名句再遭质疑

(相关链接://news。sina。/s/2008…04…08/012715307302。shtml)

在7日晚青歌赛的综合知识考核环节中,此前陷入“争议门”的著名学者余秋雨,因把一代文豪沈从文说成了是“苗族人”,再次遭到湖南籍青年作家张一一的强烈质疑。与沈从文故乡凤凰县颇有渊源的张一一表示:“沈从文身上仅有四分之一的苗族血统,余秋雨不经考证便轻易剥夺了沈从文的汉族身份,从而误导了电视机前亿万计的电视观众,理应给全国观众公开道歉!”

沈从文应是汉、苗、土家三族“混血儿”

作为我国旅游业大鳄、“凤凰城主”叶文智曾经的干将,曾参与策划“棋行大地,天下凤凰”和“穿越天门,世纪绝飞”等大型活动的湖南青年作家张一一昨晚在收看了青歌赛上余秋雨的点评后指出,“余秋雨说沈从文是苗族,纯粹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张一一表示,虽然有不少种版本的文献都说沈从文是“苗族人”,但是他在凤凰的时候曾亲自请教过沈从文的表外甥、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黄永玉。黄永玉亲口告诉张一一,沈从文仅有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正宗的汉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沈从文身上仅有四分之一的苗族血统。而按照中国人传统的宗法观念,儿子一般是从属于父系血统的,所以沈从文理应是汉族而非苗族。

余秋雨还混淆了李白和辛弃疾名句?

据张一一称,余秋雨7日晚的点评,不但搞错了沈从文的血统,还混淆了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李白和词人辛弃疾的名句。张一一指出,在给选手讲解一组关于“长江”的诗词名句时,余秋雨把辛弃疾著名的《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示范成了“不尽长江天际流”,明显是与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混淆不清,打起了糊涂账。

张一一表示,余秋雨身为我国有名的学者,又是在央视青歌赛这样收视受众动辄上亿的平台上给观众普及文化知识,责任相当的重大。但余秋雨连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文化常识都张冠李戴混淆不清,误导的观众之多可想而知,实在是难辞其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余秋雨理应在明晚的青歌赛上即时纠正这些错误并公开给观众道歉,这才不失为一个学者的本份”。

这事儿的起源是,某一天晚上我不小心瞟了几眼余秋雨先生在央视“青歌赛”做评委时的表现,灵机一动,当即涂鸦了一篇博客“质疑”他,该篇博客的访问量达到惊人的40万,可见我们的观众/网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