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梅花三弄——爱在暗恋挑明时 (第1/3页)
俊读师范的时候,不像现在这么阴盛阳衰,那真正是师范的阳刚时代!一个班四十多个同学女生就那么几个。俊的班也只有八个女生,这已经是多的了。
物以稀为贵吧,这些女生自然成了班花。奇怪的是这八个女生竟然出生的月份各不相同,于是同学们就以她们出生的月份的花名来借代她。
春兰、秋菊、夏荷、冬梅自不缺少,杏花、苜莉、百合、山茶也“名花有主”,只是玫瑰不曾给谁命名——这是男生的专利——献给女生的表情之花。
这八朵名花之中,俊跟这个无意名花归属的人有紧密联系的就数梅花了。
梅也算是名门闺秀了。她家的先祖是闽城有名的酿酒世家,到她父亲辈才有名无实了。在九个同胞中,她是老么,所以也特别娇贵。她的父亲过早的去世了,母亲把她当作心肝宝贝的,哥哥姐姐也护着她,她可是金贵的呢!
把她叫做梅实在是名符其实的,模样儿佼好不说,那性格开朗活泼,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方方面面在班上甚至在年段都是佼佼者。
而俊却是一个出身寒门的子弟,就冲着师范生由国家养着,毕业后有分配的份上才上师范的。衣着当然不合时尚,为了省鞋,还常常赤脚到教室上课,连学用品也是靠每月的八元助学金省吃俭用抠出来的,自然视为珍宝。
俊,其貎不扬。艰苦的生活使身材不高的他也像一根竹竿。用瘦骨嶙峋形容他,是十分恰切的。加上俊文强理弱,学习成绩在班上勉强居中下,在班里的地位自然也是下下的了。哪一朵花也不会愿意插到这“牛粪”上,把这时的俊叫做牛粪恐怕也不为过!他还能有什么非分之想么?!
可就是这么一对家庭背景天壤之别的同学却擦出一段情愫来,这真有些传奇色彩了。
俊的家在城郊,距离学校有二十多里地。每周放假,俊总是穿一双解放鞋健步往返,练就了“日行千里”功底来。那时候,一毛钱的公交车费,算是奢侈的消费了,俊怎么舍得花呢?
一个秋天的假日,清晨俊从学校徒步回家。一路上,每逢地摊他总要停下脚步细心观看,有时还掏出小本记些什么。俊说,这像艺术家到民间采风,你会从地摊上学会许多东西。俊来到一个卖药的地摊前停住了。卖药的正在讲一个民间医生用心理疗法治好娘娘心病的故事。俊听得入了神,直到有人拍他的肩膀,他才从故事中走出来。回头一看,原来是梅。
“我已经陪你足足走了十里路,”梅笑着说,“我计算过了,你一共看了十个地摊,而在这个地摊前站了二十分钟,你还不想走,是不是要学这种广告的方式呢?”
“呵?你陪我了?”俊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阚笑着,“对不起我只顾看了。”
“没什么,”梅莞尔一笑,“不过我想问问,你对所有的地摊为什么都发生兴趣呢?”
“一个地摊一个样,”俊毫不遮掩,“每个地摊根据不同的商品做不同的广告,他们顶会抓听众的心,如果我们能像他们一样给学生上课,效果不是很好么?”
“你很有想象力,”梅赞道,“而且还很敬业的。老师一直在教育我们要有专业思想。”
俊望着梅的真挚笑容倒有些不知所措,呆呆地,也不知道要回答什么。
“走吧,”梅说。
“嗯。”俊答。
两人的对话又显得特别生硬起来。
默默地走过剩下的十里路,要分手了。
俊的家先到,但俊还是默默地把梅送回家。
这一送,却送出了“梅花一弄”来了。
梅执意要俊进屋去见她的母亲。俊因自己寒酸的衣着十分为难,但又拗不过梅的盛情邀请。
梅的母亲既亲切又和善,看得出老人家并不在意俊一身“穷酸相”,热情地招呼款待。俊也有了“宾至如归”的感觉。
谈话间天已经黑了下来,老人家执意要留俊吃饭,俊只得答应了。
在厅里一面墙上挂着一幅画,俊看着特别眼熟。
梅见俊盯着那画看,说:“你忘了?这是你替我画的教学挂图啊。”
俊这才记起来,那是在大二见习的时候替梅画的,是毛主席和少年儿童在一起的画面。
俊说:“你怎么还留着?”
梅说:“你画得好,我喜欢,就把它挂在这最显眼的地方。谁看了都说好,许多人还以为印刷的。”
俊脸红起来,低着头把梅给他装的一碗满满的饭吃完就起身告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