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戴维·明特为佐治亚州埃默里大学英语教授,也是埃默里学院院长,长期从事英美文学和福克纳研究。此书于1980 年初版后,几度重印。本书则是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1991 年最新版本译出,如能受到我国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当感欣慰。

译者

1993。6

内容提要

福克纳是20 世纪世界文坛的一个奇才,因创作《喧哗与骚功》等不15名著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自小脆弱而又孤傲。求学期间三次退学,从而沉浸于他那“想象的王国”。最初写作一次次被退稿使他孤寂的个性加剧。为了挣钱谋生,他曾长时期“卖身”于好莱坞写剧本,却又一次次从那令他厌倦的场所逃离而去。生与死是他思考的永恒主题,成功与失败是伴随他的命运两极。在命运的大颠簸中,他的生活”不无垢浊”:每次失意和失望后,长时间酗酒,几近自戕;他又喜追逐情人,甚至年过半百,还为爱上“比女儿大不了几岁”的琼·威廉斯而“死去活来”;热恋使他文思活跃,从而把他一次次从绝望中推向”生”,诞生了不少煌惶巨著。在这本与众不同的传记中,读者不仅能认识大作家福克纳,还将能认识“酒鬼”福克纳、“多情种子”福克纳和代表美国国务院出访的“特使”福克纳……

第一章 瘦小的男孩和入土的巨人(1897~1918)

威廉·福克纳于1897 年9 月25 日出生在密西西比州新奥尔巴尼,是默里·福克纳和妻子莫德的头胎儿子。过了第一个生日后不久,他随父母迁居里普利。只差几天他快满5 周岁的时候,他们又搬到了牛津(1) 。此后他在那儿度过童年期余下的几年,接着度过整个青年时期和成年以后的大部分时间。1962 年7 月6 日,他死于牛津附近密西西比州另一小镇拜黑利亚的镇外一座小山上的疗养院里,那天刚好是密州第一位福克纳家人、他的曾祖父——人称“老上校”的威廉·克拉克·福克纳的生日。

这么一些简单的事实,不但使人隐隐联想到事情的对应,还有着一些重要的关联。福克纳比我们当代的主要美国作家,包括罗伯特·弗罗斯特(2) ,都更紧密地和一个地区联系在一起。他是我们伟大的地方作家。虽然他的一生比生命的开始和结束所提示的地域要广阔得多,虽然他在加拿大、新奥尔良、好莱坞和弗吉尼亚等地生活过,虽然他短期居住、并且经常游览纽约,虽然他在20 年代游遍欧洲,50

年代周游世界,他却是带着地方观念开始他的创作生涯的。

福克纳一家住在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之东,处于密州北部的丘陵地带。三角洲的平坦的黑土地是本州最富饶之地。而丘陵地的土壤也很有肥力,大水泛滥的威胁又少,收成更为可期。这一地区值得称颂的是,据福克纳后来所说,上帝照顾它,远比人为它出的力多。1842 年,老上校最初看到这片土地的时候,它还属未开发的边陲地区。到20 世纪第一个10 年之初,小威廉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最后一批印第安人迁徙到俄克拉何马州去了。离新奥尔巴尼、里普利和牛津不远,还有不少地方的山丘、林木和河流,以及浣熊、狐狸、麋鹿、甚至猫科大动物和熊,似乎都还未受骚扰。福克纳一生大部分时间中,一直在细心研究他的家乡地区。从弗朗西斯·帕克曼(3) 所写的书中,他读到对整片大陆的更大的征服。除了帕克曼的10 卷著作,他的藏书还包括许多探险和历史书,以及有关纳奇兹小道(4) 穿越的那片土地的地理、植物和野生动物的书籍。远在他长大成人之前很久,他就是一个熟稔深山大林里生活的人和猎手。对他孩子时代遨游过、成年以后研究过的那片土地,他深深钟爱,他的爱是无所不包的、是绝对的。对它的优美动人之处和种种险象,甚至对它的尘土和酷热,都一一提到。这一过程便成为他的艺术。

福克纳小说作品中充斥的思想感情和印象等等,不仅有着强烈的地方性,也有着强烈的历史性。到1900 年,密西西比州和它的史前时期已经相隔了近百年(5) 。

然而历史,尤其是不久前的历史,在当地却成了众目注视的大事,部分原因在于南方希望把英国乡绅和地主老财的生活方式移植过来的梦想,本身带有历史偏好,还有部分原因在于,“热烈追逐过上好日子和寻欢作乐的血液”(6) 已经大量渗进密西西比的土壤中,但主要因为南北战争带来了双重负担。在北部和西部,人们已经从战争中脱颖而出,以加倍的精力寻求进步和繁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