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随后把师父的生平捡露脸的事说了几件。

杨素初为魏臣,拜车骑大将军。他父亲曾任汾州刺吏,被齐国所杀。于是平齐之役,被皇帝任命为正印先锋官。大小百余战,几度陷阵,终于灭齐。后来杨坚篡位,因为与杨素同为弘农华阴杨氏宗亲(拐了七八十几道的亲戚),任命为汴州刺史,但是当时尉迟家作乱,汴州在敌占区。(杨坚是个老滑头,实际上就是让杨素自己去抢地盘,抢到了就当官,抢不到就滚蛋!)没办法,杨素领着子弟兵,大破虎牢关,遇鬼杀鬼,遇神杀神,一路杀到汴州,当刺史去了。

本来应该飞黄腾达,谁料师母一句话,又成布衣百姓了。原来杨素风流成性,而老婆又悍妒异常。杨素气不过说了句:“我要是当了皇帝,铁定不让你当皇后!”谁料想师母竟去报告独孤皇后,这姐俩好得不得了。结果把杨素的官弄没了。但是不久,又被任命为信州总管,在永安造舰准备进攻陈国。等到总攻开始后,杨素率水军击破陈国三峡防线,一时间舟揖被江,旌甲曜日,杨素坐平乘大舰,长须美髯,容貌雄伟,指挥五牙黄龙舰,大破三道铁索横江阵,被陈军称为江神!陈国覆灭后,江南大乱,各地贼帅多如牛毛。又是大小数百战!剿灭叛军不计其数,从大江源头,一路杀到长江口,最后泛海夺岛,竟全功。杨素虽然没有攻入建康,生擒陈后主,但是他却是平定江南的第一功臣。因为大隋只有他精通水战,甚至海战。十层中,有七八层敌军是他消灭的。

南征完了,又要西讨。突厥达头可汗屡屡犯边。杨素又挂帅出征,这次发生了数百年未遇的大决战!杨素带着步军二十万,骑兵十万从灵州回乐城渡河出塞。以住汉军都是步骑车协同,但是杨素一反常态,留下步兵保护粮道,只带骑兵出击。达头可汗知道了下马向天跪拜:此天赐良机!

于是亲率精骑十五万寻杨素决战。此战过后突厥总算明白了自己几斤几两,十五万人马被全歼。西突厥的装备连大隋的轻骑兵都不如,还想和铁甲重骑决战?几十万人马在大草原上对冲,其结果就像火车撞上了汽车。最后,还是发挥了突厥的超强机动性,达头可汗重伤逃跑,从此突厥再没有万人以上犯边。

隋文帝下诏说:

君为元首,臣为股肱,共治万姓,义同一体。

上柱国、尚书左仆射,仁寿宫大监、越国公素,志度恢弘,机谋明远,怀佐时之略,包经国之才。

王业初基,霸图启建,策名委质,受脤出师,擒剪凶魁,克平齐、郑。频承庙算,扬于江表,每禀戎律,长驱塞阴,南指而吴越肃清,北监而獯猃摧服。

自居端揆,参赞机衡,当朝正色,直言无隐。

论文则词藻纵横,语武则权机间出,既文且武,唯朕所命,任使之处,夙夜无怠。

、、、、、、

张海潮听了哈哈大笑:这是何年何月的圣旨,你倒背如流,把你师父夸得可比诸葛之亮,关云之长。

杨紫衣笑道:只怕把此二人的功业加一起也不如我师父的十分之一大。我要是背出当今万岁的昭书,那比神人还差不远了。

张海潮想想也对,放到三国,那就是北灭曹魏,南平东吴,中间扫荡黄巾,外加击败匈奴。席卷**,全给他包圆了。

于是问道:还有没有,听起来没有一千战也有七八百。

杨紫衣道:后面的不多了,不过是辅佐当今万岁击败汉王杨谅。轻骑数千破灭降汉王三十多万人马,斩将夺旗,几十战而已。像师傅这样的老帅,所到之处,不是他的门生弟子,就是他的手下败将,谁敢与之争锋!不少跟着汉王杨谅谋反的南陈、北齐故将,都是第二次被师父抓住了。其他的不是逃跑就是献城。白白便宜那些跟着出征的武将,哈哈,师父他带几千人出征,就是怕人太多皇上赏不过来。师父他官大的早就没法再封了,再大就是皇帝、、、、、、

张海潮不禁心生疑惑,杨素位极人臣,还私养青云帮做什么?难道想造反?这事要好好想想,自己孑然一身,可天下道门何止数万?

杨紫衣见他低眉沉思,说道:你放心,师父他不会造反。他要是想反,早就点齐人马到东都把杨广宰了。杨广是个忘恩负义的东西,没有师父哪有他的皇帝当。他登基后扩建东都,劳民伤财,师父身为尚书令几次苦劝他都不听,还以为师父功高震主,处处防着师父。师父其实是怕大隋江山不稳,这天下是他和先帝打下的,总想千秋万代。唉,人老话多,象他那样整天在皇帝耳朵边唠叨,而皇帝又不敢骂他,肯定心生怨恨,最后干脆天子搬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