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 (第1/4页)
分也是为了更好控制江东各地的需要,执行扁平化的条件之一就是中间那个就不能坐大,下面的县大点反而无事。后世的行省和这个年代的州牧都容易让地方坐大,成为把持一方的军政割据势力,于国家无好处可言。而汉朝的郡划分在南方太大了,必须预防住,所以干脆划分细小些,让各郡只能围着中央转。
“本郡年入稻米万石,豆子万石,民间收益仅此而已。”
“嗯,现在是不是还有免税的,所以没有那么多?”
“是的,大王。这个免税的还没到期,开垦的荒地也不多。”
“那官家农场各项收益何如,还有矿场?”
“回大王,矿业是虞部直接征收,不通过本郡之手,故而只能大概有个印象,虞部收入铁矿和铜矿砂各三千石而已,虞部征集大木一万五年根,其它木材留待地方。管家的盐场由吴越虞部盐务局统管,下官监督的数字是出盐一万石。海鱼下官只是收到三万斤,以后努力些会翻倍,现在还是以开垦荒地提高地力为主,主次须明,还没到开发海产的时候。各三家管家农场收集粮食亦不多,不过万石,三分之二要留作自用,能征集府库的不过六分之一,六分之一做奖励。”
“善,寡人也没指望你一下子把那边都弄好,等移民的荒地开垦差不多了,地力提高后,我看年入十万石还是有的。”
“是的”
“漳水多鼍龙,要好生教导新移民,勿喝生水,勿随便下水,该剿灭的剿灭,鼍龙嘛,肉还是很好吃的,皮子做甲衣最好不过。”
“鼍龙小事也,湿热瘴气才是主要的,唉,生病横死的极多。好在大王您的要求及时,多喝生姜糖水,多饮茶才算扭转过来。”
“是啊,郡守大人要多多费心了。这里不比北方,不小心的话,很难存活哦。要是去南洋,在这里适应下就能下南洋,一通百通。”
“回大王,小臣有事要谏。”
“说吧,啥事啊?”
“这君君臣臣的礼数不能废,礼不敬四维不张,四维不张国家之祸矣。”
“是不是看到吴越大学的各家各派的不舒服啊?”杨晨毓知道知识分子的小心眼,读了点数,就要死磕了,真正做实事的没几个,就算做实事的也要死磕,脑子变活的都是在铁蹄下军刀前。
“这个,大王您说的对也不对!”崔琰正准备好好辩驳一番。
杨晨毓挥挥手,“好啦,你也是个人物。无论外貌、品性还是读书的死理,寡人皆不及你,不过你不及寡人的是容人,大丈夫无度可不行!”
崔琰脸色不好看起来,又不愿意放弃这么个近身改变大王主意的机会,站立起来,“百家者,器也。大王张目的不过是器,何如先圣人说得,王天下之道也。王天下之道,非帝王不可学,而今大王拥据海内最广疆土,收天下勇士为爪牙,何如王之天下?”
“你也别拿这个来激寡人,本王不是乱臣贼子,得享先皇厚恩才有这份家业,先皇待我不薄,本王当维护先皇子孙为己任,只要本王在一天,这汉家的天下还是刘汉的,也是先皇子孙的。”
“臣明白。可您也总不能把我儒学置于器学一般,我儒学是王道是仁学是王天下的,哪能和别家一般。”
“真是的,读百家书、习千子言、览万国治学是本国治国之本。万国治学如浩瀚汪洋,寡人犹嫌不够,你倒好,是不是建议寡人要这吴越学子都专研儒学,没事就判句读为个把字争得天翻地覆!”
“不敢!”
“好啦别说不敢。真要我说啊,你们殡葬行的,说说事也就得啦,别以为天下离开你们就埋不得死人!”吴越大王说得很难听,儒者为啥穿儒服啊,就是为了辨别埋死人的身份,毕竟谁碰到都晦气。
杨晨毓看看崔琰,叹口气,还是说了,“我说你也别生气。儒者本就是巫医之属,专门搞搞祭祀埋死人也就是了,何况十儒九盗,要不本朝刘老大也不会这么怠慢你们这些人。虽然埋死人的巫汉出了个很不错的读书人,也就是你们自以为的圣人,但是不爱岗敬业的儒者是不受欢迎的,难不成你们要忘却先祖的事业不成。治天下是读书人的事,不是哪家的私家菜园。要是你们那帮闹腾的儒者再这么瞎折腾,别怪我下令天下儒者需安守本分,好好埋死人做丧事,不得盗墓!”
崔琰憋红脸,“这个不一样的,儒者早不做丧事了,还提哪干嘛!”
杨晨毓毫不客气,“你们的孔圣人都没放弃这份手艺产业,你们倒好,会点小道理就要背叛祖师爷?百家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