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福克纳告诉本·沃森说,“我在写一本书,讲一个被人用玉米芯子强奸破身的女孩子。”阳萎不举的金鱼眼强奸了坦波尔后,把她带到丽芭小姐那里,让一个叫雷德的人做他的替身,把坦波尔狠狠地糟蹋,把她治得不但心甘情愿,到头来还贪得无厌。在这一丑恶的三角关系中,谁也不对谁有任何温柔或感情的表示。三个人都迷恋强暴与淫欲。坦波尔沉醉其中时,发现不仅周围的人有罪恶,自己内心也有罪恶。金鱼眼引她走上罪恶之路,因此她不仅讨厌他,更被他吸引。被奸污后不久,她有过逃脱的机会,但是放弃了。

一半是因为内心矛盾,但也反映社会的影响。逃出去,也许活下去,对她关系不大,更重要的是不能让她的高雅体面的亲友知道她的遭遇。因为她知道那个社会宁可捂盖罪恶也不愿承认罪恶。小说将近结束时,她回到出身的社会,同那个社会同流合污,把明知是金鱼眼干的坏事栽到李·古德温身上。

这样,她在我们眼里,既代表堕落的本能,又代表腐败的社会。她发现淫乱和强暴的魔力后,尽情地玩弄享受。夹在有权有势的父亲(“我的父亲是法官,我的父亲是法官”)和四个彪形大汉的兄弟中间,她若无其事地说谎。

福克纳也许没有点破坦波尔作伪证、冤枉好人的动机,但是,坦波尔的行为解答了读者心里的问题。早在她回到出身的那个社会以前,已经有人在阴谋算计李·古德温。孟菲斯的黑社会要保护金鱼眼;杰弗逊的地方检察官尤斯塔斯·格雷厄姆要找一个人定罪,以提高自己的声望,以利于入选国会;克拉伦斯·斯诺普斯要从中渔利,又讨好有权势的朋友;娜西莎·本博·萨托里斯要保护自己的好名声,早早结束把她的兄弟卷进去为一个无耻之徒辩护的一场轰动一时的审判。这些人谁也没有参加作伪证,但是谁也不对事情真相感兴趣。格雷厄姆更感兴趣的是自己的前程而不是公义;娜西莎并不为屈死好人而生气,却为此人与一个女人姘居的丑闻而生气。在杰弗逊,法律掌握在关心权势和利润的男人手中,教会控制在关心体面和方便的太太手里。

跟这些势力作对的有李·古德温,他知道杰弗逊不关心真理;有他的妻子鲁比·拉玛,她设法帮助丈夫,但不敢激怒镇上人;还有霍拉斯·本博,福克纳笔下的不现实的侠义之士。本博是侦探,也是法庭律师。他挺身而出,大声疾呼,要求人们关心真理和公义。有时足智多谋、精明能干、劲头十足。

有过一些成功的喜悦,但是最终败北。一半因为他学究气重、胆子小,一半因为串通一气对付他的力量太强大。“也许一俟我们顿悟并承认罪恶也有其逻辑模式,我们便会死去”,他这样思忖着。他的失败不仅是败诉,而是彻底投降。如果说坦波尔面对罪恶而变得愤世嫉俗,霍拉斯面对罪恶则变得精疲力竭、无可奈何。

《圣殿》和《亚伯拉罕神父》一样,把时代背景放在20 世纪,地点放在“老法国人广场”,影射福克纳的想象王国的茫苍的初期。它和《坟墓里的旗帜》一样,成书和出版之间的遭遇复杂而奇怪,也和《旗帜》一样在此过程中遭到大刀阔斧的修改。福克纳写作时的情绪时起时伏,越写越希望新作能成为自己的骄傲,有时却觉得怎么写也不会成功。《圣殿》完成前不久,他对菲尔·斯通说,自己终于认输了,“看来我写什么也永远不会赚钱,不会出名。”但他仍不能放弃希望。5 月初修改初稿打字时,哈尔·史密斯寄来一份新合同和一笔预支稿费。寄出稿子几个星期后,他收到的答复出乎意外。哈尔·史密斯写道:“天啊!这东西可不能出版,我们两人都要去坐牢的。”史密斯的保留与稿子质量无关,信中没有一句诋毁福克纳的写作成就的话,也没有要他退还预支稿费,但是他明确转达了出版社同仁读后的震惊,没有说一句鼓励的话。福克纳再次承受失败、掩饰失望。这一次既不反抗也不装成有信心,甚至不要回稿子,改投别的出版社。他对自己说:“你这下可完了。非一辈子打工不可了!”福克纳的事业到了又一个十字路口,他开始处理自己的生活问题。当务之急是:埃斯特尔怎么办。她的离婚已在4 月中批下,他知道她在等他。11年前他信心十足,现在却不太有把握。周围的迹象有好有坏。埃斯特尔想嫁给他,她的妹妹多萝西找他谈过,请他勿再拖延。但是埃斯特尔的父亲仍然是铁板一块;福克纳这人也许不讨厌,甚至讨人喜欢,可是已到而立之年,还看不出有多大出息。福克纳家的人也一样看法。他的父亲和弟弟们都认为他应该先找份工作、赚点钱,再考虑结婚。母亲根本不愿意他同任何人结婚,更不要他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