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4页)

了解中国,这是因为:与其他民族相比,中国人更爱从历史角度观察自身,他们强烈地感受到传统的存在,通过历史我们就能按中国人了解自身的方式来了解中国人。其次,通过研究中国人审美、认识和制度的衍变,最可以看出他们在这些方面取得的独特成就。这与中国的现状不能混为一谈。只有在中国历史长河的背景下,我们才会发现其运动的方向并对目前在中国发生的一切有所了解。

当代中国变革转型的根本原因,主要源自西方的新兴力量与本土传统习惯及思维方式之间的冲突互动。本书因之亦分为两大部分:3000多年来中国传统文明在相对隔绝的状况下的衍变,及自近代以来作为对现代西方社会的回应,这一文明所经历的变故与转型。

一、东亚的土地、民族与语言

中国是所谓东亚文明的母源与主体。当欧洲人首次由西向东远航到震旦(Cathay )、日本和印度时,他们很自然地将这些地区通称为“远东”。同样,如果美国人西跨太平洋到达这些地区,也会把这些地区称为“远西”。不过对当地人而言,这些地区既不“东”、又不“西”,更谈不上“远”。一个较好的术语是“东亚”,因为它排除了陈旧的欧洲中心主义思想。

中国在东亚拥有辽阔的幅员,又长期在这一地区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研究中国必将涉及整个东亚地区。在本章以下的篇幅中,我们将首先探讨中国的东亚背景,进而再对中国的地理、传统经济与社会作进一步的研究。

“东亚”有三种含义:在地理上指亚洲被高山大漠一分为二的东部地区;在人种学上指蒙古人种(爱斯基摩人与美洲印第安人除外)的栖居区;在文化上则指深受中国古代文明影响的地区。最后一个含义所指最狭,除中国之外只有日本、朝鲜和越南,并未把以下另外两大地区包括在内:其一为中亚地区,特别是蒙古、新疆和西藏,该地游牧民族的历史通过商业、战争和占领已与中国的历史融为一体;其二为东南亚地区,该地文化似乎更多地受到印度的影响,不过近几个世纪以来,该地区与东亚在经济、文化和军事战略上的联系亦日渐紧密。

自然环境

东亚文明和人类的其他几大文明相互隔绝而自成格局。高山大漠把东亚和其他地区隔离开来,因而东亚发展出一种大体上保留至今的独特文化范式。如世界各国的现代文字均脱胎于西亚的字母文字,唯有东亚的文字― 汉字完全是另外一套体系。

西方文明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希腊等几个相互密切联系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它扩展到欧洲大部、北非、西亚后才一分为二,即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印度河流域(现巴基斯坦境内)是古代文明的第二大中心,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27 年入侵这一地区亦证明西方和印度在古代就有密切的联系。

作为古代东亚文明摇篮的中国北方地区几乎完全与世隔绝:东边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边是1 万多英尺高的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以及从这世界屋脊延伸出的崇山峻岭;北部是大片的中亚大漠荒原,气候寒冷恶劣,在驯化马和骆驼之前人迹难至;而南部是更加不利于交通的山地丛林。在这种地理和气候条件下,古人的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在今天,从西伯利亚到马来西亚也只有两条铁路及若干公路可通。

气候对东亚的文化也很有影响。欧洲和西亚的气候主要受大西洋控制,降雨大多发生在春秋两季。北欧日照较短而地中海和西亚地区降水较少。因此,欧洲和西亚并不讲究深耕细作,一般每年只耕种一次。和印度一样,东亚的气候主要受亚洲大陆影响。冬季,中亚上空的干冷阴沉气流南下,在亚洲南部与东部边缘地区形成干冷天气;夏季正好相反,中亚上空的气流受热上升后,潮湿的海洋性气流取而代之,在大陆边缘地区形成大量降水,受这些季风的影响,东亚和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在生长季节中有充沛的降水。充沛的降水,再加上低纬度地区惯有的高温日晒,这就使得深耕细作和作物一年两熟成为可能。

这种特殊的气候使东亚的农业生产方式与西方有很大的不同。东亚的许多畜牧农作物,像水稻、大豆、鸡、水牛和猪,似乎都来自暖湿的东南亚地区。在西方,牧养牛羊成为经济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而重视精耕细作的东亚地区较少使用畜力,他们更多是依赖人力。小麦是西方的主要谷类作物,而在东亚及印度大部分地区却是水稻。水稻十分适应水田种植及该地区潮湿的夏季气候,亩产量也远远超出小麦,因而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这样,从农业上我们就看出,东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